養豬對於孫家來說是大事。
孫少安認真教,孫玉厚、孫蘭花等人認真學。
就連孫少平和孫蘭香也跟著認真聽。他們也希望家裡的豬,養的又大又肥,賣個好價錢。
教完一遍,孫玉厚他們沒記住。
孫少安繼續反複教。
“爸,姐,你們先做這些,後麵的等我下次回來再說。”一次是教不完的。
孫少安打算每次回來,教一部分。
“好,好,沒想到這養豬還有這麼多學問。”孫玉厚一臉驚歎。
次日一早。
孫少安和田潤葉一起上山。
“少安哥,快,那裡有麻雀!”
“少安哥,那裡有野雞!”田潤葉很歡快。
“潤葉,這裡有不少藥材。”
“潤葉,跑慢點,彆摔著。”孫少安也很高興。
九點多十點的時候。
孫少安烤了野雞。
還烤了幾隻麻雀。
“少安哥,你烤的野雞真好吃。”
“好吃就多吃點。”
“少安哥,我帶了白麵饃。”這次,田潤葉的夥食提高了。
畢竟田潤葉一個月沒回家。
田福堂想讓潤葉吃點好的。
“咱們烤著吃。”
“少安哥,我來烤。”
打野味,挖藥材,砍柴,孫少安和田潤葉忙了一上午。
依舊是快到中午時,才回家。
兩隻野兔,三隻野雞,還有不少麻雀,一堆藥材,一大捆柴。
“快放下,彆累著。”少安媽急忙上前幫忙。
“媽,我去福堂叔家一趟,借這個月的糧食。”孫少安還需要借大隊的糧食。
一個月借一次。
“好,快去吧,下午還要去學校。”少安媽開始殺野兔,孫少平他們也跟著幫忙。
孫少安回來,孫少平他們就有肉吃,是值得高興的事。
孫少安拎著一隻野雞去了田福堂家。
田潤葉沒回去,在屋裡跟老太太說話。
片刻後。
孫少安拎著十斤白麵,二十斤棒子麵回來了。
“媽,福堂叔借的糧食多,我給家裡留下點兒。”孫少安邊說,邊把糧食倒出來一些。
孫少安看到家裡的糧食不多了。
就算是高粱麵,家裡也不能頓頓吃乾的。
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
家家戶戶的糧食,都快吃沒了。
孫蘭花、孫少平、孫蘭花,都有些麵黃肌瘦。
“不用,不用,我們在家好說,總能找到吃的。”少安媽急忙攔住。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雙水村有水,有山。
雖然都很貧瘠,但總能找到果腹的東西。
“媽,這裡足有三十斤糧食,我一個月吃不完,還是給家裡留點。”
孫少安放了約莫五斤白麵,五斤棒子麵。
孫玉厚回來,看到孫少安放下的糧食,“少安,家裡不缺這點糧食,你都帶走吧。”
“爸,我在學校後廚勤工儉學,吃的不缺,少帶點糧食,沒問題。”
“影響學習嗎?”
“不影響,都是課外時間。”
“少安,你錢還夠嗎?”
“錢還夠,勤工儉學,每個月能有五塊錢,錢不缺。”
“那就好,在學校要好好學習。”
“放心吧,我不會跟孫玉亭一樣沒出息的。”
“那是你二爸。”
孫少安不說話了。
孫少安之所以對孫玉亭有意見,是因為孫玉亭不斷從孫玉厚這裡吸血。
孫玉亭不是因為彆的,而是因為懶,才受窮,才吸血孫玉厚。
下午。
孫少安和田潤葉到石圪節公社,等公交車。
田福堂趕著架子車,送他們。
田福堂認識公社食堂的大廚胡德福。
找胡德福幫忙攔過往的車。
這胡德福認識過路的司機,很熟。這司機為什麼認識大廚?
胡德福很容易就攔下了車。
“胡師傅,謝謝您。”孫少安和田潤葉很客氣。
“謝什麼,你們慢點。”胡德福很胖,很胖!
這個年代,要說有沒有胖子?
是有。
基本都是廚子。
就算是公社的乾部,也是瘦子,胖不了。
孫少安和田潤葉坐順路車,去了原西縣。
日子一天天過去。
上課,在後廚乾活,晚上在教室看書,周六日去文化館看書。
孫少安每天都很忙。
田潤葉也跟著認真學習,認真看書。
養殖方麵的書,孫少安已經看的差不多了。
孫少安現在看中醫方麵的書。
孫少安還嘗試著,給一些合適的期刊投稿。
另外,孫少安不得不偷偷去趟黑市。
飯票不夠了。
孫少安要買些糧票,去糧站換點糧食。
再用糧食,換些學校的飯票。
其實,孫少安不需要這麼麻煩。
學校後廚的牛師傅,就有過暗示,可以用錢買學校的飯票。
也有人這樣做了。
這個時候,大家都缺糧食。
但孫少安裝作沒聽明白。
孫少安寧可冒著風險去黑市,偷偷換糧票,也不會‘光明正大’的買飯票。
在黑市,是一錘子買賣,隻要買糧票的時候,沒被抓住,以後就沒事了。
要是,孫少安從牛師傅那裡買飯票。
雖然買的時候沒什麼風險,但這事總是個事兒。
以後,萬一牛師傅出事,很容易被牽連到。
轉眼又是一個月過去。
這個月,孫少安看了很多醫書。
雙水村。
孫家。
“奶奶,這個眼藥水對你的眼睛有好處。”孫少安買了眼藥水。
“對眼睛好?那我試試。”老太太眼睛不好,耳朵不好,半癱,渾身不舒服有病痛。
“奶奶,還有中藥,我去跟你熬藥去。”孫少安要顯露一點醫術,著手治療老太太的病了。
“少安”見孫少安準備熬藥,少安媽忍不住問:“這是治啥的藥?敢給你奶奶喝嗎?”
“媽,這是調理身體的,對奶奶身體有好處。”孫少安沒有多解釋,去煎藥了。
“奶奶,給你蛋糕吃。”田潤葉投喂老太太。
田潤葉沒在家多待,而是來孫少安家了。
田潤葉很喜歡跟孫少安待在一起。
片刻後。
“少安,你看我這樣做對不對?”孫蘭花問。
家裡養豬的事,基本都是孫蘭花在做。
孫玉厚忙著上工。
少安媽也有很多事。
孫蘭花雖然也很忙,但她年輕,記性好,記住了孫少安教的法子。
孫少平和孫蘭香也跟著幫忙。
“姐,你做的沒錯。
以後就這樣做。
另外呢,豬飼料可以用自家培育的地龍,記得要開水煮”孫少安還是用了地龍養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