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俺也要當族長(2 / 2)

白秉德不是鹿泰恒。

鹿泰恒舍不得三車糧食。

白秉德舍得。但現在白家家底沒多少了,多出三車糧食,能把白家搞垮。

眾人散去。

白嘉軒沒急著走。

周強也留下了。

“嘉軒哥,聽說有人傳雞毛信交農起事?”

“對,不過,田福賢提前知道消息,把挑頭的人摁在家裡,沒起成事。”

“那咋辦?縣裡多收的三車糧食,還真的要交啊?”

“肯定不能交。”白嘉軒說的斬釘截鐵,眼睛裡透著狠。

“是啊,不能交。真要交,好多人就要餓死了。可不交的話,咋辦?田福賢可是帶著扛槍的,到處催糧呢。”

“就那幾把破槍能乾啥。”白嘉軒口氣很大,腰杆子很硬。他似乎不怕死。

周強搖搖頭,不說話了。

不要小瞧田福賢的那幾杆槍,就是因為那幾杆槍,白鹿原上的人,都被嚇住了。

周強回家,小日子繼續美滋滋的過。

交不交糧,他無所謂。

白鹿原上,田福賢繼續征糧。

每個村,都在強製征糧。

“不要啊,這是我家最後的口糧,交了全家都要餓死!”

“天殺的田福賢,你不得好死!”

“我的老母雞!不要啊!”

“族長,族長,快想想辦法吧,活不下去了!”

哭爹喊娘的聲音,在白鹿原上響起。

民怨開始沸騰。

這天晚上。

月亮正圓。

多雲。

白嘉軒家。

院門口。

“三哥,這是咱們白鹿村的雞毛信,你把信傳到這三家。

記住,這次交農起事,一定要避開田福賢的耳目。”白嘉軒要挑頭交農起事了。

上次彆人挑頭沒成功。

這次白嘉軒決定挑頭。

而且還總結了上次失敗的原因。

先找出了田福賢的狗腿子,封鎖他們的消息。

尤其是鹿子霖,絕不能讓鹿子霖知道。

還把銃子提前準備好了。

怕到時候,銃子響不了。

“少東家,這次能成嗎?”鹿三有些擔心。畢竟已經失敗了一次,大家夥還會相信嗎?

“肯定能成。大家都被逼上了絕路,都等著有人挑頭呢。

你到了這三家,敲響門,把帖子從門縫兒塞進去,招呼一聲,貨到了。

彆跟人家碰麵,記下了沒?”

“記下了。”

“來回路上碰到熟人,要裝作不認識,低下頭快走,記下沒?”

“記下了,你放心吧。”

“萬一路上碰到熟人躲不過去,就說是給我舅家送牛去了。”白嘉軒再三叮囑。

“我說少東家,你把我當碎娃啦,放心吧,我知道輕重哩。”鹿三覺得有些好笑。

“行,晚上我就不睡了,等你的信兒。”

“好的,少東家,我快去快回。”鹿三把雞毛信揣懷裡走了。

第二天一早。

交農起事的消息,悄悄傳開。

鹿子霖等田福賢的狗腿子,竟然沒有第一時間知道。

等三官廟再次聚人,並且聚了不少人時。

田福賢才得到消息。

這時,田福賢還在小寡婦家睡著呢。

田福賢最近小日子過的不錯。

上麵讓多收三車糧食。

田福賢不多收三車半,對不起這差使。

田福賢每天舒坦的很,小酒喝著,小寡婦摟著,日子過的比縣太爺都快活。

昨晚,小寡婦伺候的好,田福賢又喝多了。

“快,來人!快,去白家,賀家,還有平家堵門!”田福賢急忙喊人。

但遲了。

啥也來不及了。

“咚!咚!咚!”三聲銃子響了。

誰放的銃子?

鹿三。

鹿三早上回到白鹿村。

“三哥,銃子你拿上,去三官廟附近等。

隻要那裡有幾十人,你就放銃子。”白嘉軒擔心田福賢又來堵門,乾脆讓鹿三拿上銃子,直接去外麵。

“好,這次保管銃子能響!”

三官廟。

白嘉軒在這裡。

他是挑頭的人。

他來了。

田福賢收到消息太晚,來不及堵白嘉軒。

不僅白嘉軒來了,還有北原的賀家,南原的老平家,都來了。

鹿子霖沒來。

這種事,他躲還來不及呢。

周強也沒來。

這種事,周強懶的參與。

他在家歇著呢。

他家的酒最近漲價了,銷量低了,沒那麼忙了。

不過,錢沒少掙。

白嘉軒站在最前麵,大喊:“三聲銃子響,交農起事了!”

“交農起事了!”所有人都在喊。

大家拿著農具,往縣城狂奔。

白鹿原上,成千上萬的人彙聚在一起,往縣城衝。

這次,大家都憋著一股火。

這股火要燒到縣城去。

鹿三放了銃子,也跑過來跟上。

白嘉軒在最前麵。

他眼中沒有畏懼。

“姐夫,你一定讚成我這樣做,對吧?”白嘉軒想起了他姐夫朱先生。

想起了他們一起闖清兵大營。

滋水縣不算遠。

沒多長時間,大家衝到了縣城。

城牆下。

眾人舉著農具,大喊:“交農了,不種地了!”

城門已經關閉。

白嘉軒等人抬起粗大的木頭,撞城牆門。

沒幾下,撞開了。

衝到裡麵。

裡麵是甕城。

還有一道門。

大家繼續撞門。

幾下撞開。

前麵壘了一堵牆。

白嘉軒愣了一下,大喊:“拆磚扒牆!”

眾人一擁而上。

眼看就要把牆扒掉。

這時,城牆上,鑼聲響起。

有縣裡的師爺喊話:“縣長向大家敬禮。

史縣長令,所有加收的糧食作廢。

各位鄉親回去吧。

多收的糧食,定送回原上!”

驚喜從天而降。

巨大的歡呼聲響起。

白嘉軒等幾人,被高高拋起。

交農起事成了。

不用多交糧食了。

但公糧該交還是要交,不能免。

老百姓,不會想著不交公糧。

老百姓隻要能活下去,就不會鬨事。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