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上大學(1 / 2)

本來就是一場周強的彙報會,大家聽完後,隨便問幾個問題,就算了事。

但周強彙報完後,情況卻不一樣了。

大家先是高度認可了周強做的研究。

然後,竟然討論起化肥問題。因為,周強不讚成過度使用化肥。

化肥當前的情況:嚴重短缺,需要大量進口。

在座的各位專家教授,之前也讚成大量進口,因為用化肥能增產糧食。

但周強把過度使用化肥的危害說了。

也說了很多代替化肥的農家肥。

對於化肥的執著,算是放下了,大家開始集思廣益,尋找替代化肥的農家肥。

周強提供了很多,來自老百姓的傳統肥料。

大家就此,開展了熱烈討論,形成了不少製作農家肥的草桉,並初步得出了一些化肥使用的原則和標準。

等化肥討論的差不多了,周強又提出農藥問題。

這個年代,農藥也是大量進口的。

農藥殘留,能引起各種疾病。

農藥問題,又引起了大家熱烈討論。

周強提出一個尖銳問題:“化肥、農藥,都是外來的,它們一定是好東西嗎?

它們是不是來自老外的陰謀?

是不是要破壞我們的土壤,殘害我們的身體?

使用化肥和農藥,是不是在‘飲鴆止渴’?”

這個問題,之前沒人想過。

周強提出後,直接把在場的所有人都震驚了。

震驚之餘,大家紛紛說出自己的看法。

兩極化的觀點出現。

一個是讚成周強的觀點,化肥和農藥,很可能是老外送來的毒酒。

一個觀點是,老外也在用化肥、農藥,這不可能是老外的陰謀。

這兩個觀點,隻靠爭論,是沒辦法解決的。

但大家還是有共識的。

就是要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大家都認識到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的問題。

隻是怎樣減少使用農藥呢?

大家再次集思廣益。

周強提出‘以蟲治蟲’的辦法,並講了在王莊開展的相應工作。

農藥問題,又是個大問題,沒那麼容易討論明白。

又是幾個小時,大家初步有了頭緒,農藥問題暫時告一段落。

一下午就這麼過去。

他們都沒有走,討論也越來越熱烈。

還叫來不少,其他方麵的專家,一起參與討論。

有人安排晚飯,他們繼續討論。

周強抽空跟街道辦王秀萍打個電話,讓告王美麗一聲,他晚上還有討論會,晚點才回去。

晚上,一群教授,又討論了幾個小時。

大家把話題,轉到了糧食、化肥、農藥等物品的進出口上麵,進而引出了外彙短缺問題。

這已經不是他們該討論的問題。

六十年代,為了解決糧食短缺問題。

從國外進口糧食,成了必然選擇。

同時也大量進口化肥、農藥。

這樣的進口,加重了外彙短缺問題。

之前,出口糧食,獲取外彙。

現在,出口的農副產品不僅大量減少,而且還需要用大量外彙進口糧食。

這一正一反,更是加劇了外彙短缺問題。

對於外彙短缺問題,大家都積極討論,建言獻策。

對此,周強沒有沉默。

他站起來,擲地有聲:“我們可以出口文化!

可以在全球開大夏美食城!

可以進行大夏功夫表演。

進行各種非物質遺產展覽。

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們要把大夏幾千年的文化,宣傳出去,讓全球人敬仰。”

周強的這一建議,又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

震驚之後,大家的反應就是“紙上談兵”、“標新立異”、“周強還是太年輕了”,“這樣的事很難做成”。

大家沒有藏著掖著,都說了自己的看法,都對周強的提議,表示‘應該這樣做,但很難做到’,‘有些不合時宜、不切實際’。

周強再次站起,表示:“我知道,把我們國家宣傳出去很難,甚至現在幾乎寸步難行。

但,事在人為。

我們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無論多難的問題,我們都要先起步。

哪怕花費一年時間,隻走了一步,也算進步!”

“說的好!”周強說的‘愚公移山’精神,打動了大家,雷鳴般的掌聲響起。

一群中老年人,對年輕的周強,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接著,大家討論的話題,更加開放。

從農業轉移到工業。

這跨了行業。

工業方麵。

百廢待興,千頭萬緒。

與歐美國家,差距很大。

麵對巨大的差距,大家都有一種急迫的心理,想要短時間追上。

大家的想法和建議,都是怎樣快速趕上歐美。

這樣有些忽略了正常的發展進程。

對此,周強建議:“不要急於求成。

對方有,而我們沒有的東西,可以緩一緩,等一等。

遇到問題,儘量搞自主研發,一個一個解決。

不要想著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

長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故宮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就連小麥,也需要播種、發芽、生長等等步驟,需要時間才能長大。

千萬不要想著省事,從國外進口相關技術和設備,直接借雞下蛋。

這樣會滋生進口依賴的想法。

一旦形成這樣的想法,會有很多技術,被老外控製。

還有,就算國外免費公開的專利,也不要輕易拿來使用。

因為,免費的才是最貴的。

你用了他們免費的專利。

看上去是省事了。

但,自己沒有了研發過程。

這在一定程度上,等於抹殺了自主研發的能力。

如果對國外形成依賴,那麼以後他們想給咱們,咱們才會有。

他們拒絕出口,咱們就被卡脖子了。”

周強的這些說法,大家都明白。

但有些不現實。

大家認為,有些可以自主研發。

有些沒必要,因為條件不具備,沒有技術人員、設備、資金,有太多的問題了。

他們討論的話題,不斷發散、擴大。

工業方麵的各種問題,被大家深入討論。

周強雖然作為‘外行’,但也沒有沉默,他時不時提出尖銳問題。

但他的問題都有些超前。

比如:當前正緊缺的東西,大家在想辦法進口,在想辦法自己製造。

而周強的問題是:如果過剩怎麼辦?

周強的腦回路,似乎和大家不太一樣。

似乎有點不切實際。

似乎有些言過其實。

“小年輕,就是喜歡標新立異!”這是大家對周強的看法。

對於進口方麵。

周強覺得,應該減少進口成品,減少進口對方落後的生產線。

周強反複提出要搞自主研發,要自力更生,能不進口就不進口。

周強還提出:“不要為了眼前利益,想著走捷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