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們村沒電話。”
“臥槽啊……”
竹簽在一便琢磨著怎麼通知張二賴,吳大光腦子裡生出了個念想,眼瞅著快入秋了,農產品肯定少不了,與其丟在家裡賣不出去,為什麼他不收購過來去市裡試試?
想到這裡,吳大光從懷裡摸出手寫的電話本,翻找市區路邊攤認識的老哥。
撥打過去,電話那頭很久才接通,那邊嘈雜的聲音通過大哥大聽筒傳過來,跟一群人吵架一樣,惹得旁邊上班的小工跑過來看出了什麼事。
“喂?哪位?”電話那頭嚷嚷著。
“我,吳大光。”吳大光也跟著喊。
“大光啊,咋了,你來市裡了?往我這喝兩杯來。”
“給你介紹個小生意,老家玉米**了,市裡沒有這東西吧,我這兩天給你送去一袋,你試著賣賣咋樣?”
“行啊,不過錢我得給你啊。”電話那頭倒也爽快。
“先試試,行的話下次一起給。”
“成,我這忙了,晚上再給你打吧。”
那頭確實忙,一個小店總共就兩口子,做飯的手藝好,價錢低廉,從早到晚的忙活,這個年頭,有錢的是爺爺,沒錢的是孫子。
竹簽湊到吳大光身邊:“光哥,我琢磨好了,讓你們村坐班車給張二賴捎個口信咋樣?”
“我們村除了我和張二賴,沒人出來,行了,你該乾啥乾啥吧,這事包我身上了。”
吳大光給鎮子上打去電話,老規矩,讓小賣部老板碰見村裡人給張二賴捎個口信,附近村子的人接打電話都會去鎮子上,附近村子的人小賣部老板快認識個遍了,一張嘴的事。
第二天,張二賴果然得到了消息,在村長張寶栓家裡買了兩麻袋玉米,送去班車,人家死活不給帶,買了一張票才放上車,咋小賣部給吳大光去了電話,通知吳大光接貨。
中午,吳大光接到了貨,汽車站最後一班去市裡的車已經發車了。
又過了一天,吳大光趕了最早的一班車,將一麻袋的玉米送上了去市去的班車,給市去擺攤的大哥交代一聲,什麼時間去那接貨。剩下的一麻袋,說好的給竹簽了一些,給老二了一大部分,再三提醒他拿回家,然後王坤,店裡左右一分就不剩了。
當天下午,市區到貨。
市區裡的外地大哥接到貨後,騎著三輪車拿回店裡,自家先煮了吃,晚上才上一口煲湯的大鍋,煮了玉米。
外地大哥覺得這些玉米賣是賣的出去,但買的人肯定不多,城裡人的胃口都挑慣了,吃不慣這些粗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