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群眾是經濟基礎(1 / 2)

重生之帶娃開黑 豆兵 4336 字 2024-03-23

中午,請王大姐吃了頓飯,將攤子送回了她家,為了五毛錢的利潤,王大姐帶著吳大光去了其他衣攤攤主的家裡。

一塊五的差價,如果發展三個攤主,可以免去五毛錢的中間商差價,這一招還是吳永柱提醒的吳大光,如果不是吳永柱發展他做下線,吳大光也不會想到一發展三,以此類推下去。

張大姐算熟人,可以放心的把衣服交給張大姐,與其他人隻有生意往來,所以吳大光采用記錄家庭住址的方式,沒有人會為了幾十塊錢連家都不要了。當然,對待一些不守誠信的奇葩,還是要縣長震懾一下,這樣一來,大大降低了拿貨不還的概率。

一個下午,找了五個商販,每人三十套試營業服裝。

回村又是傍晚,氣溫進入白熱化,乾了一天農活的村民三三兩兩聚集到村口嘮家常。

突突突……

拖拉機的聲音由遠而近,直至出現在村民眼前。

“這不是大光嗎,昨個我就聽見拖拉機聲了,咋還回來了呢?”有村民問道。

“回來辦點事,待幾天。”吳大光客氣。

“大光出息了,連著張二賴也出息了。”

“張二賴,回村都不跟我們說話是咋?”有人調侃張二賴。

“去去去,哪都有你。”張二賴。

“二賴,你還蓋大瓦房不?不會是打算在縣城裡買房子了吧,娶個洋氣的媳婦?”

“年底,年底我家大瓦房準起來,當時候我忙,找你們盯著點,都彆跑。”張二賴笑說。

人不管走到哪,都有根,歲數大了,講究一個落葉歸根,從哪裡來的回哪去。

有人在吳大光的拖拉機旁轉悠,看到拖拉機車鬥裡有個箱子,杏花做在上麵。

“杏花那裡頭裝的是啥?是不是好吃的?”有村民問道。

杏花從箱子上下來,從裡麵拿出一身包裝好的衣服:“這裡頭是好看的衣服。”

村民接過衣服,因為折疊在包裝裡,看不出個所以然。

吳大光腦子中萌生出一個想法,對張二賴道:“給找身合適的,都是自家批發的,穿上試試。”

“不合適吧,都包裝好的。”村民擺手。

“試試又不要錢。”吳大光笑道。

張二賴聞言找了身與村民合身的衣服,小心翼翼的扯開包裝,村民穿上服裝廠做出來的衣服,與其他村民身上的低檔貨形成鮮明的對比,一看就是兩個檔次,高端大氣上檔次。

“還彆說,這衣裳怪好看的。”村民穿著衣服美滋滋的打量著。

“那是,你也不看看是哪出的,咱縣裡有名的國企服裝廠,那裡頭的衣服還差的了,也就是光哥有門道能拿出來,他們都是銷往大城市的,咱想買都買不到。”二賴子自豪的說著,吳大光有本事,吳大光的跟班張二賴肯定差不了。

“這衣服挺貴吧?”

“不貴,直接從廠子裡出來的,批發價八塊錢,你要是稀罕,你給我個進價得了,都是鄉裡鄉親的。”

穿著衣服的村民瞅瞅褲子:“那我再試試褲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