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名家仿名家,藝術之瑰寶(2 / 2)

從時間上來看,就有足夠的吻合之處。

《京江送彆圖》繪於弘治四年,也就是1491年,是沈周中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而文徵明於弘治二年拜沈周為師學畫,這副臨摹作品大概是以練習為主,模仿恩師的筆法,成畫時間應該是弘治六年至弘治十三年之間,較為符合他當時的繪畫風格。

夜星宇便從畫風細節上作出解釋:“文徵明是沈周的弟子,兩人都是吳門畫派的傑出代表人物,一脈相承,在風格和技法上有不少共同的特點,區彆在於沈周的筆法更為粗放簡率,而文徵明的筆法更為細膩工整,這也是由他們兩人的性格所決定的,沈周性格豁達,文徵明性格嚴謹,這也就造成了師徒兩人繪畫風格的差異。”

稍一停頓,他接著又道:“至於要證明它是由文徵明親筆所畫,我暫時還辦不到,因為這相當麻煩,必須要參考多幅文徵明的真跡畫作,對比其中的筆法技巧,才能作出定論,不是我一句空口白話就能錘實,如果霍老爺子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找專家來做詳細的鑒定,相信不會讓您失望!”

雖說他沒有完全打包票,但從神態語氣來看,已經有足夠的自信,不像是吹牛逼,這就讓霍鴻圖又驚又喜又懷疑。

他當年在無意中看到這幅臨摹的《京江送彆圖》,就覺得非常喜歡,立刻花高價買下,雖然明知道是贗品,也將它當作寶貝收藏起來。

這也是因為畫中所用技法出神入化,到了極高境界,就算是他人仿製,也是贗品中的精品。

現在又聽到夜星宇說,這很可能是文徵明的親筆臨摹,那就意義非凡了,恨不得馬上拿這幅畫去找靠譜的專家來做鑒定,以辨真偽。

但在此時,霍鴻圖仍舊保持懷疑態度,任他夜星宇說破天去,也不能完全相信。

反過來,也不能草率否定夜星宇,他說得頭頭是道,不像是胡編亂造,至少霍鴻圖拿不出足夠證據,證明夜星宇是在放屁。

畢竟文徵明都死了幾百年,是不是他畫的,也不能問他本人,隻能從作品上找共性,依此來判斷。

現在的情況就有點尷尬了,自創的猛虎圖被批判為失敗作品,收藏的贗品卻又被捧成名家之作,霍鴻圖有些哭笑不得,這小子實在是能言善道,還真就難不倒他?

霍鴻圖的倔脾氣也上來了,他就不信,在繪畫一道上,自己憑著幾十年的功力都壓不住這年輕人?必須要讓他難堪一次才行!

這樣想著,霍鴻圖的心中再生一計,他走到書房的角落裡,按下了某個開關,靠牆的一個書櫃架子便向旁邊緩緩移開,露出一個比人還高的保險櫃,門上有數控顯示,溫度和濕度都有標明,似乎配有防潮功能。

霍鴻圖用指紋解鎖打開櫃門,拿出一個長長的圓筒,隨手又將櫃門關上。

他從圓筒裡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卷紙來,原來也是畫,不過沒有裝裱,但從他的表情來看,這張畫似乎比外麵牆上掛著的更為珍貴。

霍鴻圖將這張畫攤開來平鋪在大桌上,便對夜星宇招了招手:“你再來看看這個,如果能說出中肯的評價,那我就承認,你是能文能武的天才人物,比我孫子還要出色!”

所有人都走了過去,圍著桌子站了一圈,不過當他們看清楚這張畫時,一個個都愣住了,臉上露出古怪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