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2 登基(2 / 2)

宋疆 青葉7 5506 字 2024-04-18

此時的聖上趙惇,有些難以置信的看著眼前的太皇太後,一邊搖著頭一邊嘴裡喃喃念道:“不可、不可,兒臣怎可如此禪位?兒臣如此,豈能對得起父皇?兒臣如此,恐將背負不孝之罪名。”

看著龍椅上難以置信,雙目圓睜,惶恐不安的趙惇,太皇太後吳氏在皇後李鳳娘跟皇太後的攙扶下緩緩向前兩步,有些不忍的歎口氣,而後扭頭看了一眼旁邊的李鳳娘,有些沉重的說道:“拿黃袍過來,本宮親自給太子穿上。”

“是,母後。”李鳳娘此時表現的極為乖巧,與平日裡的樣子簡直是判若兩人。更何況,她早就已經在等著太皇太後這句話了。

皇太後同樣是神色複雜,雖說趙惇非她親生,但也是她在宮內看著趙惇長大成人的,所以不管如何

,看著如今趙惇落的如此下場,心裡多少還是有些感傷。

不論是龍椅上的趙惇還是大殿內站立的慶王,都是當年的成穆皇後所出,但奈何,成穆皇後都沒有親眼看到太上皇繼位,便早早去逝。

所以如今眼前的一幕,讓皇太後不由的在想,若是成穆皇後還活著,那麼今日還會有群臣以及太皇太後逼迫他禪位嗎?或者,若是成穆皇後還活著的話,趙惇恐怕也就不會因為當年太上皇久久不願意禪位一事兒,而在心裡記恨太上皇,最終鬨成今日這般局麵了。

如今的皇太後謝氏乃是宮女出身,也正是因為其宮女的出身,使得她比其他人要更為祥和一些,不管是作為皇後的時候,還是如今身為皇太後,不管是侍奉在太皇太後身邊,還是跟鐘晴相處,都會給人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

而這也是為何鐘情這些年來,一直都能夠跟太皇太後以及皇太後,相處的極為融洽的原因。

皇後李鳳娘則不然,在高宗皇帝去世後,太皇太後便不被她放在眼裡,至於皇太後,因為其宮女的出身,她更是時常看不起,甚至時不時的還會冷嘲熱諷幾句。

不得不說,大宋皇室鬨到今日這般局麵,特彆是當今聖上趙惇跟太上皇趙昚父子關係如此僵硬的局麵,其中有一大部分原因,都要歸咎到皇後李鳳娘的身上。

當太皇太後親自給太子趙擴穿上黃袍,當史彌遠、留正、慶王等為首的群臣開始在大殿內,對著身著黃袍的趙擴行禮時,艮山門處,鐘晴則是緩緩走下馬車,神情之間帶著不舍與哀傷的打量著這個她熟悉了小半輩子的臨安城。

像是要把臨安城的所有一切都深深的刻在她腦海裡一樣,臨安城的喧囂熱鬨、大街上的人來人往,熟悉的人跟熟悉的事,她都想搬進自己的腦海裡永遠不要忘記。

深深的再次看了看熟悉的艮山門,這一刻,在她鐘晴的心裡,卻是沒來由的帶著一絲絲的陌生,甚至是平日裡不曾注意到的一些細節,此刻被看到後,都會讓她的心不自主的感到微微一痛。

“或許以後還會回來的。”葉青站在鐘晴的旁邊柔聲說道。

“也許…也許我昨日裡應該進宮跟太皇太後,皇太後道個彆才是。”鐘晴的語氣同樣帶著一絲的哀傷,熟悉的臨安即將被她拋在腦後,而後將進入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那裡…或許不如臨安繁華,不如臨安這般太平,但…因為葉青的存在,或許會讓她多些心安。

“以後你想她們了,大可以回來看看她們。你又不是我,回一趟臨安需要朝廷的恩準,你隻要想回來便可以回來。”葉青輕輕攬著鐘晴的肩膀,心頭同樣有些惆悵。

當年跟李橫因為神勁軍戰敗,而被發配到臨安充任禁軍時,便是從艮山門進入的,甚至每一次回臨安、出臨安,他選擇的都是艮山門。

“要是有一個完美的太平盛世就好了,而不是眼前的這種假象盛世。”鐘晴低頭說道,而後轉身,跟著葉青緩緩坐進了馬車。

墨小寶率領著種花家軍八千人盔甲,已經在官道上集結完畢,隨著鐘蠶派出的探子趕來後,墨小寶便立刻下令大軍北上,八千人的騎兵加上葉府的數十輛馬車,在日頭升到頭頂的正當中時,已經在臨安前往北地的官道上,綿延出了一條足足大十裡地的長龍來。

李鳳娘帶著竹葉兒、青丘匆匆趕到點將台眺望著遠方,映入眼簾的除了那一如往常的錢塘江水與來來往往的船隻外,便再也看不到其他,她甚至不知道,葉青今日離開臨安走的是陸路還是水路。

一個個太監行色匆匆的向著點將台奔來,如同石化了的李鳳娘,則是一動不動的望著遠處與天際連成一片的江水,耳邊響起竹葉兒的聲音:“回稟皇後,葉大人已經離開臨安了,隻留下了幾個下人

留守中和巷的宅子,通惠坊那座葉大人的宅院,也已經被貼上了皇城司的封條。”

李鳳娘迎著江麵吹來的微微涼爽的風,但此刻的心情卻是無法輕鬆起來,即便是在剛剛,趙擴已經在大慶殿登基為帝,但…她的心情卻是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知道了,傳我的旨意,任何人不得…不得…。”李鳳娘心頭感到莫名的空虛跟失落,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這些本來都是她想要得到的,可如今當一切都遂了她的心意後,她卻覺得自己好像失去了比這些更加寶貴的東西,至於是什麼,她也不知道。

如今的她,隻知道眼淚有點兒鹹,有些苦澀,但還沒有她心裡的苦澀那般,讓她感到難過跟疼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