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燕提出進攻,謀臣們竭力發對,就連羋月也不支持其要進攻的想法。
激進的人往往是不計後果,大隋大軍雖說攻伐五日之後有些疲憊,但是也絕對不是楚國能夠與之比擬的。
楚國戰力並不如大隋,從攻城之戰上就能看得出來,楚國完全處於下風,隋軍戰力可是讓羋月印象深刻,心中很是懼怕。
憑借城池方才能與隋軍打個五五開,若是主動出擊,脫離了城池,沒有地形的優勢,楚國將一無是處,將沒有任何取勝的手段。
“項燕將軍,本帥知曉你驍勇善戰,是我們楚國難得的大將,不過此番我為帥,一切命令聽我指揮,大隋修整,我軍也暫做修整,固守壽春城不出,這是戰略。”
羋月一句話說出,卻也是使得項燕啞口無言,前者才是大軍統帥,而他不過是一員大將,定奪權可是掌握在羋月手中。
雖說項燕認為此番一戰是絕佳時機,但是他可無權調動大軍,隻能是冷哼一聲,憤懣離開了。
待得項燕離去,羋月暗歎一口氣,俏臉上掛著一絲恨鐵不成鋼之色。
若是項燕能有一些計謀的話,著實是一個難能可貴之才,可惜他太過於激進,不懂隱忍,如此一來,大軍可不能讓其來統領,會出大事的。
當夜,隋軍撤退十裡地,紮營歇息,整頓士氣,五日的攻伐,使得大隋折損大軍五萬有餘,在壽春城外,遍地都是屍體。
這五日攻伐,並未攻下壽春城,不過楚國大軍也損傷許多,此番士氣受損,眾將士提起大隋大軍皆是色變,很是忌憚。
畢竟作為攻城一方,大隋能有如此戰績,已經足以自傲了,楚國將士們又怎麼會不畏懼呢。
雙方再次對峙,相隔十裡地的地方,便是一直僵持,不曾有絲毫的進退,戰事暫緩了下來。
相對於大隋和楚國的僵持,遠在函穀關,古晉聯軍和秦軍也是僵持下來,雙方都不敢有所動作。
秦軍士氣還未調整好,不敢出函穀關迎戰,隻能繼續龜縮,振奮軍心。
而古晉聯軍也有所忌憚,不敢繼續進攻,雙方僵持已有接近一月的時間,誰也不敢動誰。
局勢十分明朗,東域三洲,各國關注的皆是大隋和楚國的這一戰。
三日後,大隋大軍再度進攻,來到了壽春城下,攻伐果斷,又是新一輪的進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