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都和藍權一樣就好了!”孟龍虎手中批示,心中想著藍權,藍權那邊人都快要死光了,所以回複生產力之後,還有不少的剩餘,甚至於林毅搞的虞城的川軍團,裝備都是超量的發放。
算是一個土財主了,占據彩雲之南的李小波,也能給他很大的幫助,那邊的生產恢複比較快,年年都有富足,貴州就是依靠廣西和他們撐著。
江南拿下來之後,蘇利手中也沒有東西了,東西全都給張達帶走了,江南的問題很是嚴重了,他最多能夠管著歸降的士兵一個半月的夥食,一個半月之後麵臨斷糧的危險。
錢都是小事,糧食才是大事情,要是搞一個六百裡加急,八百裡加急的跑十幾天回去,糧食運過來顯然就是晚了,現在有電報機就不一樣了,一天的時間,調運方案就出來了。
孟龍虎晚上還在調配物資,按照各地彙報上來的數據,開始宏觀的調控,帝國的糧食倉庫和滿清的根本不一樣,滿勤的糧食倉庫裡是不滿,虧空很多。
帝國的糧食倉庫裡,是多了很多出來,這些農莊的人都
學精明了,他們知道要是糧食收上來的多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會很好過。
手中都藏著一點,怕是災荒年中,糧食夠不數字,他們好能平賬,這種操作就讓孟龍虎可以輕鬆的調配物資,物資隻有多的沒有少的。
這就是林毅的遠見了,帝國收糧食都是足夠的,孟龍虎給老百姓的火耗,可是一個大手筆,這和滿清大明,從老百姓手中扣火耗不一樣。
滿清和大明,從老百姓手中扣除火耗,看似朝廷不虧了,實則是虧了民心,孟龍虎收糧食,按照林毅的辦法,虧的是錢,多出來的糧食被官員給存起來了,導致實物上麵是多了很多出來。
至於多給老百姓的錢,最終消費都落在了林毅的口袋裡麵,這點錢用經濟手段就給弄回來了,老百姓需要消費,商業稅海稅都是大頭,農稅也是一樣。
剛剛歸附的兩個士兵,就在嘉興這邊吃著鹹魚談論了起來,他們要被分配去修路,這是林毅的傳統,對於打仗超過年限,身體受過傷的士兵,統計好了之後,讓他們去修路。
他們修路和囚犯不一樣,他們給的地多,享受的待遇也不一樣,“哥,我準備去後方修路了,修路安穩一點,一
個月二十三枚大錢,管飯吃,十年給二十七畝地,很不錯!”
“聽說南邊現在已經分地了,早知道我們就不去跟著魯王了,跟著帝國多好,你看看,這個月的餉銀,簽字就給了!”一個士兵晃動自己的口袋。
縱使江南物價飛漲,魯王是發不出來餉銀了,洪承疇鄭芝龍之後,他沒有搞到錢,“我也拿到不少,不過我這次選擇的是建築工程隊,距離家中比較近,能夠回去看看我的老母親!”
軍營中,這些人開始談了起來,等吃過飯之後,他們不需要訓練了,政委到了他們這邊,同時來的還有文工團。
這邊的文工團,自然不能與林毅那邊的相比,戰士們開始接受林毅這邊最為先進的思想,思想才是林毅最強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