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給孟龍虎發過去電報之後,孟龍虎正在找資料佐證一下,恢複需要時間,這個時候屈青問道:“陛下,我們的後勤,真的是到了不可調和的程度了嗎?”
林毅點頭:“甚至於還要嚴重,我們的部隊吃後勤相當嚴重,特彆是彈藥和槍管,幾乎一次戰役打下來,機槍衝鋒槍是百分之一百要換一次槍管,有的要兩次,步槍基本兩次換一次槍管,還有彈藥,人均二十八發子彈,我一個連隊一個團就要大量的後勤支撐。”
大明大清一般人,帶著刀劍盔甲,自己攜帶,後勤隻是糧食,林毅這邊不是這樣的了,打一次等於武器七成全都換新,手榴彈炮彈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
“這麼說來,就是我們想要北伐,也沒有能力了?”屈青抓到了重點,林毅卻搖頭說道:“沒有後勤不代表不能打,而是打下來,我們需要付出很多代價,我給他們的補給都是防守足夠,進攻不足,如果要去打,打下來之後,敵人反撲我們就傻眼了!”
士兵打完一場大的戰役之後,手中還有一點武器儲備,防守也不慌,戰壕一挖,基本就代表穩了,他們心裡因素很好,要是打玩之後,一半的人,手中沒有子彈了,這還防守一個錘子。
屈青感覺能夠知道一點帝國的真是內幕很好,這就代表他是以後的接班人了,“看來後勤線這次真的是問題了!”屈青自言一句,顧宏圖說到:“老孟那邊也不好過,全都集中在了現在這個天氣中,恐怕是運輸不過去了。”
林毅說到:“秋收有些地區才結束,要從地方運輸到重大城市裡麵,然後再組織人力去到前線,這時間上麵也不允許,從地方到前線,沒有三個半月根本不行,政令下去也要一個多月準備,如何調度,全都是問題!”
屈青拿著小本子,記錄林毅的話,顧宏圖說到:“地方政務一般以農莊小組為單位,一個縣城調動周圍幾個村子,領導乾部帶頭,農莊裡麵出人,這種調度模式一般沒有問題,但是到了某個人口不集中的地方,很容易出問題,
為了保證運輸質量,一般都是有人全程,或者是半全程跟隨,這就變相增加新區的調運難度。”
事情大概就是這樣,為了教導屈青,兩個人吧林毅的地牌都給托出來了,這要是被洪承疇知道了,直接組織一隊騎兵,按照滿清的風格去後麵殺農莊裡麵的人,就給林毅的後勤線搞死了。
他們以為林毅的後勤也是兵馬運輸,打後勤線還是要有詳細的情報才行,不知道林毅這邊,即便是不運輸,農莊裡麵的人,也在後勤的序列中。
隻不過林毅這邊新區和老區不一樣,老區隨便跑,新區需要的人力多,這種事情算是核心了,林毅拍板之後,準備在一個月之後,和顧宏圖轉移到新城裡麵。
新區現在還在布置,林毅還需要等幾天,和顧宏圖過去之後,屈青就在這邊主持大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