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思考一下,去北麵,現在隻有一個敵人,那個敵人就是楊展,除了他之外,就沒有人了,兩個混成旅,李定國經過這些天的見聞,知道重慶估計能夠守三天左右。
“好槍真多,要是我們大西當初有這些好槍,早就橫掃天下了!”李定國這邊在思考,江南有一個義軍小頭目,跑到了安慶,這邊報告一個重要的事情。
他帶著的這一隊義軍,差不多有三十多人,都是鄉勇,這裡麵有一個特彆的人,這人叫做二柱子,大名自己都忘記了。
他早年跟著闖王,走南闖北,受傷之後回到老家休養,
滿清來了,跟著當地的義軍繼續打滿清,他要彙報的就是林毅書信的事情。
林毅的書信還有一封在外麵,當地的官員也沒有重視起來,因為這三十多人的義軍,說好聽一點的是義軍,說不好聽的是,當地百姓過來糊弄人,想要在春耕的時候吃兵糧度過家中的饑荒。
當兵要比在農莊裡麵拿的公分多,聰明人向來都不少,冒充義軍,直接混入軍隊中,等著收編之後過好日子。
“俺真的是親眼看見陛下的書信…”二柱子據理力爭,與工作人員說的一個是麵紅耳赤,引起了三科的注意。
三科的人是一個普通士兵,在這邊身份是在明麵上,負責調查這些義軍的籍貫來曆等等,他聽著就很有意思了,於是乎找了一個機會詳細的問了一下這個二柱子。
二柱子也是徐徐道來,當年王翔的弟弟,帶著財寶走鏢局被人半路劫殺了,就是闖王軍隊做的,那個時候還不是闖王軍隊,他投奔闖王軍隊之後,那個小頭目拿出來信件給大家夥看過。
後來打山海關,全都打沒了,他也不知道自己的一夥兄弟死活怎麼樣了,他是跑出來了,跑到半路上受傷了,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這個重要的消息,並沒有立刻傳遞到林毅的耳朵裡麵,
因為電報機拆掉了,安慶這邊已經沒有電台了,第三戰區的重要電台轉移到了淮水,新的電台正在路上。
在路上的還有和談的進程,和談中的矛盾點就是在世襲爵位上麵,帝國隻能給予不世襲的爵位,這個東西就是這些官員與帝國拉鋸的始末。
在這個談判多重要時刻,當地的豪強地主,名門望族,都參與了進去,對於帝國對待他們的政策,他們需要了解,秋後算賬的事情,林毅沒有少做。
歸附帝國之後,最為倒黴的不是窮人百姓,而是他們這種豪強富戶,往往一個微不足道的理由,就能被林毅弄的是家破人亡。
和談的路還有很長,而給他們的時間沒有多少了,二月九號,林毅這邊,戰區意見開始統一起來,五大戰區,連同學員在內,研究敵我形勢,準備開始發起新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