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寒冷,現在的槍栓是絕對拉不開,林毅這邊的鑄造工藝並不是多好,槍栓上麵都塗抹的有機油,彈簧的質量也不是很過關,在尋常溫度中,是絕對沒有問題,要是到北方打仗,過了黑龍江,絕對是要換裝備。
而起林毅南方軍隊的士兵比較多,對於氣候來到秦嶺淮河一帶還能湊合習慣,過了這一條線,穿戴都是問題,需要增加最少兩倍的軍裝,有可能是三倍,行軍打仗帶著一個帳篷肯定是不行,還要有棉被等等的禦寒物資。
這一批物資需要的是體積,體積變大之後,後勤運輸線的壓力最少要擴充四倍,擴充四倍後勤物資線的概念實在是太可怕了。
原本一萬人的軍隊需要兩千到三千人負責運輸,現在一萬人的軍隊,就需要一萬到一萬二的人員去運輸物資,當地的配合,糧食的消耗都是四倍以上的天文數字。
“大致就是這個情況,你們沙盤模擬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所以北方我們一旦打起來,絕對不是一萬人一萬人的主力兵團或者是混成旅團作戰,那樣我們的後勤線根本就吃不消。
我們的機動能力也被迫不能有現在靈活,打遊擊也不行
,北方地廣人稀,遊擊戰術不適用,我們隻能正麵打陣地戰,城市戰,一托城市為後勤補給,這是一場艱苦的戰爭,就是打二十年都不奇怪,所以諸位你們現在一定要開始注意北方問題!”林毅整理了一下發言稿。
這些人都開始小聲的議論起來,林毅給出的數據,要比他們思考中的惡劣數倍,真實的情況要比林毅說的還要惡劣,北方根本就沒有路。
車同軸的始皇帝,在華夏大地修路,所有朝代彆管如何都會修路,而北方大路隻有那麼一條兩條,想要行路都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下麵討論一會之後,林毅說到:“大家安靜一下,我再補充兩點…”林毅說完之後散會了,郝搖旗這個小集團也回去了。
他們的小會議室,也就是他們的宿舍中,大家開始商談起來,“看來北方不是多好,我們將來有極大的可能去北方,到時候可是硬仗要打!”
郝搖旗拿著一個旱煙袋點燃,宿舍裡麵煙霧繚繞:“不管北方有多難,這個戰區的名額我們要拿下最少一半,我們要是能夠拿下,北方戰區就是我們的了,大家就有機會建功立業,滿清就是從北方來的,這個長久問題我們這一代人不解決,將來還有北方蠻夷入侵我們中原。
現在我們各位在陛下英明的領導下,一定要給他們打死,不讓他們死灰複燃,最好是能夠打到北極圈,我們就是新的長城。”
“搖旗哥說的對,我們都是和韃子真刀真槍乾過的人,我們要比那些從學校中出來的小孩蛋子有經驗多了,這種難啃的硬骨頭,還是要我們來,就算是沒有槍械,我們拿著刀也能乾死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