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精工誤差(1 / 2)

明末勝者為王 騰霄 3470 字 2024-03-06

二極管林毅可以做出來,電燈林毅自然可以做出來,太陽能蓄電池發電,銅線包漆更是小菜一碟,在非洲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停電,簡單的太陽能電池板,林毅可以做出來。

其中的電池陣列,化學變化結構,對於林毅來說,不是多難的事情,最難的就是燈泡壽命,林毅下定決心之後,馬上就開始製作,預計一個月之後可以做出來成品。

這邊的人雖然聽不懂,都感覺很厲害的樣子,林毅考察一圈之後,還發現一個問題,這邊的工廠以老火器營的人為根基,製作的子彈口徑差了一點點。

一毫米的誤差,都會造成子彈打不準,校正機床現在也沒用了,量產的槍械和子彈都發給戰士了,吉兆灣那邊的卡尺和這邊的卡尺誤差,也就是說,吉兆灣的槍,用吉兆灣的子彈,可以打很準。

用廣州的子彈就打不準了,這個問題林毅很是苦惱,解決的辦法就是打標簽,廣州的機床重新校正,以

現在為基準,子彈和槍械供應給打上標簽,禁止混用。

吉兆灣那邊的卡尺不會出問題,林毅用標準大氣壓和水銀柱親自校正,還用了經緯度地球引力差等等辦法,這邊用的是複製卡尺作為基準,可能是路上出故事了,這微小的故事追究也追究不出來了,好在炮彈沒有問題,不然就是真的炸了。

林毅隨機抽查槍械軍火,對這邊的兵工廠表示很滿意,他不知道,多爾袞也在檢查軍械,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不知道林毅的子彈配方沒有問題。

燧石當作底火,黑火藥裹上膠搓成老鼠屎的樣子,銅殼子彈用蠟封彈頭,多爾袞讓人打了一槍出去,又打了一槍出去,連發的火銃樣子要比林毅的醜很多,開槍還有黑煙,效果還是不錯的。

彈鼓這些滿清的工匠搞的不好,不能壓一百發子彈進去,隻能壓二十多發,他們對多爾袞說到,連發火銃造出來了,現在需要改進一下,成本太高,一把槍比十門大炮都貴,不利於生產,不如多用火炮。

多爾袞也不在乎這些細節,能夠打響,笨重一點,

改進以後就會好,多爾袞給這些工匠嘉獎,大清也有神兵利刃了,他很是高興。

多爾袞檢閱之後,這些工匠高興不起來,對他們來說,隻是過了一道難關而已,衝鋒槍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

核心零件還是林毅的原廠零件,他們給拆下來做了一個生鐵殼子,子彈倒是攻克了難關,根本就是在忽悠多爾袞,沒有二十年他們根本就造不出來,除非林毅公開其中秘密。

劉文秀的死,給張獻忠很大的震動,任命李定國南征,自己帶人去北麵打滿清,李定國可不好對付,宋有嶽飛,南明就有李定國,是一員悍將。

李定國找到了當初逃回來的人,詳細詢問之後,得出一個結論,人民軍戰鬥力彪悍,江防就是一個幌子,天大的幌子,他們要打的就是在視野開闊之地的陣地戰。

李定國的思想也有局限性,他分析之後,認為人民軍和滿清差不多,滿清是依靠馬匹,人民軍是依靠火器,若是在叢林中,山地中,人民軍自當不是他的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