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朝廷規定數額,隱瞞不報壯大明軍實力,若不是朝廷和崇禎催促太著急,他安心發展幾年之後,李自成未必是他的對手。
可是現在一切都太遲了,李自成用十倍的兵力圍攻潼關,李自成有五層梯隊,第一重是饑民,第二重是步兵,第三重是騎兵,第四重是精銳騎兵,第五重是家屬。
李自成麵對這個老對手,自然是不敢輕敵,幾乎能夠投入的老家底都拿出來了,潼關根本就守不住了,總兵投降之後,孫傳庭帶著剩餘的殘兵向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孫傳庭戰死。
李自成的老對手終於沒有了,秋風蕭瑟,孫傳庭的夫人投井殉夫,小兒子逃到村民家中,被一老翁收留,崇禎大怒,認為孫傳庭是炸死,沒有給予萌蔭。
打敗了孫傳庭之後,李自成氣焰囂張,讓人給崇禎送去戰書,要和崇禎單挑決戰,崇禎現在還沒有收到挑戰信,不過他現在已經和眾多大臣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麵了。
剛愎自用就是崇禎的表現,他不想背鍋,剛剛玩死了孫傳庭,就是不想要背鍋,給孫傳庭按上一個炸死潛逃的罪名,朝廷中的大臣現在分為三種人。
第一種人就是什麼都不做,崇禎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二種就是,崇禎你說什麼是你的事情,我不背鍋,你若是想要我背鍋不可能,我肯定要把鍋甩給你,第三種就是,我提出意見之後我會不會背鍋,不背鍋我才提。
這些大臣看透了崇禎,任何一個帝王都沒有他這樣的情況,他就是不懂裝懂,出事了立刻找人背鍋,孫傳庭的死,差不多讓這些明朝大臣心都死了,紛紛開始給自己找後路了。
這樣的朝廷,這樣摸清楚崇禎脾氣的人,反而是能夠得到重用,陳大人屁股換一個地方之後,仍舊是有不少人鞍前馬後,他鍋甩的乾淨,林毅的事情不管他的事情,皇帝喜歡聽什麼說什麼,實在不喜歡聽,他就甩鍋不管他的事情,他是忠臣就行了。
有點本事的吳文舟,在西陽縣中發呆中,城牆是修
好了,可是隨著錦衣衛的情報,他自己的情報,他是越來越擔心,沈大人也想要除掉林毅,怎麼除掉,打不過。
林毅的手段在他看來太高了,真的是比明軍高了幾條街,他曾經親自化妝去林毅的統治區看過,林毅十年免賦,送田一畝看似愚蠢,實則是高明。
林毅讓人集體耕種,種出來的糧食,除了給民眾口糧之外,全都落在林毅的口袋中了,這比地主收租子還要黑。
但是老百姓的乾勁高,十年之後這個地皮就是自己的了,林毅管飯吃,自己不要擔心任何事情,老實乾活就行了,要比地主家好多了,而且林毅還算清了農民的債務,沒有人欠債。
加入農莊有衣服,有東西吃,孩子有書念,什麼都不要操心了,吳文舟感慨,現在不打死林毅,再過兩年彆想打了,老百姓就給明軍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