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的要求就是,能夠種植紅薯,其他的不要問,新開墾的土地屬於集體所有,十年後屬於開墾的個人,按照公分計算。
誰出的力氣多,誰將來十年後,分到的田地就好,老百姓一聽,乾活就賣力了,本來很多人都沒有土地,也買不起土地,林毅這個政策下來之後,人數好似滾雪球一樣,短短十幾天,周圍村莊裡麵有地皮的人都來占便宜了。
不知道誰說的,在這邊隻要進了集體農莊管飯吃,隻要乾活,將來開墾的土地就是自家的,現在災荒年,很多人都吃不起飯,即便是家裡有土地,生活也不是太好,索性就跑來林毅這邊墾荒了。
這個是現象級的問題,農民不怕出力,他們沒有辦法找到好的工作,現在有一個地方,管飯還有地給,是男丁的全家老小都來了,反正距離家中也遠,不來白不來。
這個現象級的問題,和林毅自己也有關係,一般出現這種情況,需要摸索定製規矩,林毅不需要,林毅
的規矩直接抄來,一天都不到,規矩就定製好了,集體農莊的規矩,製度利弊林毅都知道。
現在吃大鍋飯不會出現蛀蟲,或者說蛀蟲很少,等到後來大鍋飯肯定不行,現在需要發展生產力,大鍋飯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時間就這麼過去了,轉眼就是崇禎十五年末了,林毅給朝廷的治療瘟疫方子,朝廷給了孫傳庭,不過來不及了,太遲了,黃河水患,開封終於沒有堅持住,清軍主力入關,一夜之間連破了河北十六道城池。
崇禎感覺到疲憊了,三十歲左右的他好似一個五六十歲的人,滿頭的白發,若是有什麼好消息就是,廣州傳來的好消息,林毅捐助三萬白銀,一萬斤糧食,同時開辦的六個工廠製造軍械,將要拯救大明於水火之中。
在諸多大臣眼中就是嘩眾取寵,三萬兩銀子不夠他們買古董,一萬斤糧食路上就吃了,彆說六個軍工廠了,就是六十個也不行,折子就被壓下去了。
“陛下,歇息吧!”深夜,崇禎還在熬,厚厚的奏
折將要了他的命,消息不是太好,不過很有道理,淮安造船廠上奏來的折子,上麵說到,建造海船水師刺腹的事情,他們不遺餘力,這種做法極好。
可是他們隻造過漕運的河船,建造海船不行,沒有經驗,船板,船釘都不一樣,恐怕是耽誤戰機,他們推薦福建兩廣去建造,崇禎一看很有道理。
兵部和工部已經把錢給湊出來了,崇禎感覺讓兩廣造船,真的是沒有問題,可是崇禎不知道,兵部和工部一文錢都沒有,出的都是公文,讓鳳陽那邊出錢,因為鳳陽那邊欠著他們六十多萬兩。
鳳陽戰亂人都要死絕了,那裡來的錢,於是他們攤派給了淮安造船廠,那邊的人也是精明,看不見錢來,推給福建和廣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關山飛渡,公文亂飛,崇禎深夜中,就把這個折子給批示了,福建兩廣也是能夠給崇禎造船,真的是天大的笑話,曆史也證明,沒有人給崇禎造船,這就是一個鬨劇,不過現在林毅可是等著造船的聖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