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下界風雲起(1 / 2)

下界,洛陽。

獨孤策坐在他新落成未久的“晉王”府大殿中,看著桌案上的大漢疆域圖。

晉王,這是最尊貴的一字王爵之一,本來非皇族不封。

而獨孤策不但領了晉王之爵,還領了九錫——自王莽加九錫後篡漢,坦然受“加九錫”之禮,已成為準備謀朝篡位的象征。

天下諸侯,對此物議紛紛。所有人都明白,獨孤策距離篡位,隻有半步之遙。

還忠於漢室的,紛紛唾罵他為逆賊。心中有鬼的,亦對他大加斥責。一時間,獨孤策好像成了眾矢之的。

然而,這並沒有任何用處。

這些年來,獨孤策先後收複雍涼、漢中之後,便不

再擴張,專心經營。

在他無敵的武力威懾下,外敵不敢覷覦,領地多年未受戰火之擾,人民安居樂業,人口繁衍眾多。加上為避諸侯戰火,足有數百萬人口,在這些年內,陸續遷入他領地之中。

人口是所有行業的基礎。

有了充足的人口,不惟農業發展迅速,獨孤策一力推動的工業,亦進展神速。

東漢末年,自然條件其實並不好。

風調雨順隻是奢望,水災、旱災、蝗災接踵而至,才是常態。

不過獨孤策的領地,有三尊金仙化身坐鎮,又有大量的術士投靠,以及隨三尊金仙化身修仙的學徒。有了這為數眾多又實力強大的法術力量,遇旱則興雲布雨,遇澇則撥雲見日,蝗災來襲則施法滅蝗…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並未給獨孤策的領地,帶來多大的影響。

值此戰亂之世,獨孤策領地內不但不受戰火襲煩,

反而百業興旺,民生殷實,人人有工做,人人有錢賺,人人有糧吃。他的聲望,自然崇高地無以複加。

無論外界如何評價,他領地內的人民,上至百官公卿,下至黎明百姓,都對他推崇倍至。百官公卿還矜持一點,但平民百姓,無不視他為天降救星、天命之人。幾位每一戶黎庶家中,都有他的長生牌位。

人望如此之高,獨孤策即使現在就篡位稱帝,也隻會得到自己領地內上下一致的擁戴。

至於外界諸侯…他們也就隻敢口頭上說說而已。真要讓他們興兵討逆,那是一個都不敢的。他們甚至還要擔心,獨孤策會不會主動興兵來攻打。

要知道,這些年的發展下來,獨孤策領地內的情況,已經傳遍了天下。無數深受戰亂之苦,卻又無力遷移的百倍,時時刻刻盼著獨孤策能領軍殺來。

很多諸侯心知肚明,一旦獨孤策的大軍殺到,不知多少百姓,都會“簞漿瓢飲,以迎王師”。

諸侯們惴惴不安,卻又心存僥幸。

因為這些年,獨孤策安守邊境,一心種田的行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