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下界局麵【2/2】(1 / 2)

俗諺有雲,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上界之中,天庭與凡間的時流對比,其實並未巨大到這種地步。天上一日,凡間不過十日而已。

但下界與天庭的時流對比,則是懸殊巨大。距離上界越是遙遠的下界天地,與上界時流越是對比懸殊。

獨孤策化身所在的那方下界天地,靈氣充裕,力量層次不凡,與上界之間的距離,算不得異常遙遠。饒是如此,兩界之間的時流對比,也達到了一比三十的地步。

即天庭一日,此界一月。

因此當嬰寧出走這場小風波,以嬰寧淚奔回家告狀作為結局時,這方下界天地,已然過去了一年之久。

在這一年中,獨攬大權的獨孤策,並未大興征伐,而是在洛陽、長安兩地苦修內功。

修橋鋪路、興修水利、造紙印刷、冶煉鋼鐵、改進紡織、改良農具、發展工商…等等一係列的舉措下來,他治下的領地,無論民生、經濟、文化乃至工農林

牧漁等,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在這一年中,當虎牢關以東,以及雍涼大地軍閥割據,戰火紛飛、民不聊生時,洛陽所在的洛陽盆地、長安所在的關中平原這兩地,反而日益繁華,儼然成為了亂世之中一方桃源。

領地繁榮,自會引來大量外來人口。僅僅一年下來,便有上百萬人為避戰亂,遷入獨孤策領地之中。亦有大量人才,投入獨孤策麾下,在他將軍幕府中效力。

順帶一提,獨孤策如今的官職,已是車騎將軍、錄尚書事。

“袁紹又和公孫瓚開戰了!”

將軍府中,琉璃兒將一紙文書,遞到獨孤策麵前:“這是袁紹呈上的奏表,稱公孫瓚狂悖不臣,勾結外夷,意圖謀反,袁氏為懲逆賊,方起兵討伐。”

聽到這個消息,獨孤策一點都不意外。

袁紹和公孫瓚,這一年多下來很是打了幾次大仗。去年界橋之戰,公孫瓚大敗虧輸,賴以威震外夷的白馬義從,也在那一戰中全軍覆沒。

“袁本初也不知道找個好一點的借口。”

獨孤策看都不看那奏表一眼,直接扔進旁邊的火盆中,嗤笑:“說公孫瓚狂悖我這信。甚至說他想要謀反我都信。但說他勾結外夷…袁本初這個笑話,說的可一點都不好笑。”

公孫瓚確實是個狂人。他性格剛烈好戰,目中無人,連他的上司幽州牧劉虞,都在不久前被他乾掉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