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策出了皇宮,沿天街漫步。
天街繁華,車水馬龍,但收斂了強烈存在感的獨孤策,既像是融入了大河的一滴水,又像是抽身於世外的旁觀者,竟無一人注意到他。
以他如今的修為,若不想給人發現,便是在川流不息的繁華大街上,普通人乃至普通武者,都隻會將他視作路人一般,看過就忘。
一路漫步,閒賞風景。直到行至天津橋上,才有人察覺到了他的存在。
“小女子師妃暄,拜見劍神大宗師。”
一位背負長劍、身著青色儒衫的少女,俏立天津橋畔,對獨孤策合什一禮。
正是慈航靜齋當代傳人,化名“秦川”考察各路諸侯的師妃暄。如今與劍神大宗師見禮,她自然不能再用化名。
獨孤策停步,含笑看著師妃暄。
她是如此年輕。
迎著橋下洛水送來的清爽涼風,一襲淡青長衫隨風輕揚,說不儘的閒適飄逸、從容優雅。背上造型古典的長劍,平添她三分英凜之氣,似在提醒彆人,她有超凡卓絕的劍術。
洛水滔滔、楊柳依依,弱水柔柳與她構成一副完美的圖景,又分外突出了她有若鐘天地靈氣而生,如山巒般起伏分明的秀麗輪廓。
她的美,與婠婠不分軒輊。但她氣質,與百變精靈般的婠婠截然不同。乃是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和諧、純真質樸。
就像是長居洛水中的飄渺洛神,忽然現身水畔。
縱是在這繁華帝都的核心處,她的出現,卻把俗世紅塵,都轉化作空山靈雨的勝境,如真似幻,動人至極點。整個天地,都似因她的出現,而被濃鬱芬芳的仙氣氤氳包圍。
如果說婠婠是一束不可捉摸的幽冷月光,奇幻詭麗
,那此時出現在獨孤策麵前的師妃暄,便像是一抹穿透雨雲的陽光,燦爛輕盈。
師妃暄見禮後,直視獨孤策,又用清冽得不摻絲毫雜質的甜美聲音,柔柔說道:“妃暄心中有惑,懇請劍神大宗師指教。”
她美眸清麗純粹,如朝霞裡的朝陽。看著獨孤策時,眼神似平靜冷然,卻暗蘊著對生命的熱忱,和某種超乎世俗的追求。
獨孤策欣賞著她純真自然的美態,微笑道:“妃暄有話請說。”
師妃暄凝視著獨孤策,緩緩道:“請問劍神,是否真與魔門有所勾連?”
她不是心機深沉的梵清惠,亦非大奸似聖的寧道奇。
她初出茅廬,未曆世情,心中還懷著拯救蒼生的理想情懷。她想早點終結這戰火連天的烽煙亂世,還百姓一個太平天下。
她還沒有修至“劍心通明”,對師門與寧道奇扶龍
庭的計劃一無所知。她以為,師門和寧真人也與她一樣,是在為拯救天下百姓奔走努力。
所以她分外無法理解,寧道奇挑戰獨孤策的舉動。
她已考察過李世民。
在她看來,李世民正是終結亂世的不二人選。而獨孤策也是支持李唐,支持李世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