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玉璧,並沒有傳言中那麼神奇。曆史上很多人都得到過和氏璧,可他們下場如何?王莽得了和氏璧,新朝撐了幾年?孫堅得了和氏璧,被亂箭射死。袁術得了和氏璧,下場如何?古往今來,單靠一枚和氏玉璧,就穩坐天下的,一個都沒有。”
獨孤策眼中異芒閃爍:“所以說,靜齋手上的和氏玉璧,其實隻是一個象征。它象征的,是以慈航靜齋為首的,天下佛門勢力,以及江湖白道的支持。因此能不能得到那塊和氏玉璧,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能得到靜齋傳人的認可。”
他看向李秀寧,微笑:“寧道奇早年為你二哥批命,說他有濟世安民之命。如今寧道奇保和氏璧到洛陽,你說,寧道奇以及他保扶的靜齋傳人,會選誰做真命天子?”
“難道…”李秀寧怔怔道:“他們早已選定了我二哥?”
獨孤策淡淡道:“不錯,靜齋早已選定了真命天子。此次所謂的攜和氏璧至洛陽,代天下蒼生選擇明主,不過是要做一場戲。一場為他們早已擬定的人選,也就是你二哥李世民,造勢的大戲。”
“可,可我二哥隻是秦王…”李秀寧有點心慌:“
若靜齋選了他,那太子大哥如何自處?”
“所以說,慈航靜齋用心險惡。”獨孤策悠然道:“建成太子本就是太子,是這大唐未來的繼承人。靜齋若為他造勢,不過是錦上添花。建成太子縱然感激,這感激也深不到哪裡去。而世民隻是秦王,本無緣至尊之位。若靜齋選了他,為他造勢,支持他登基,這便是雪中送炭。你說,到那個時候,世民該是何等地感激慈航靜齋?何等地感激佛門?”
獨孤策的話,讓李秀寧聽得心中陣陣發悸。
她不是不諳政事的小女子,她是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民的女中豪傑。獨孤策把話說這麼透,她怎可能還聽不明白?
太子李建成為人沉穩大度,懂得禮賢下士、招攬賢才,個人軍略、內政都卓有才華。他的太子之位,其實一直坐得很穩。如果不發生意外,他將來必定會繼承唐皇寶座。
這樣一個必然繼位的太子,能得慈航靜齋支持那當然好,得不到支持也無所謂。靜齋於他,隻能錦上添花,做不到雪中送炭。
而李世民不同。
雖然自起兵以來,他東征西討,打過不少漂亮仗,也很得人心,但他畢竟不是嫡長子。在嫡長子繼承製的中原,李世民天然就比不過李建成。他做得再漂亮,人們也隻會當做理所當然,而不會對他另眼相待。
更不會就因此覺得,他比李建成更適合繼承皇位。
李世民想要登上至高之位,困難重重。正常情況下,甚至可以說毫無希望。
但他若能得到慈航靜齋支持呢?
若能得到天下佛門,和江湖白道的全力支持呢?
莫以為佛門沒什麼了不起的。事實上,在這個時代,佛門就真的非常、非常、非常了不起!
隋末,全國共有三千九百八十五座大中型佛寺。小廟數萬。
比如現在就在長安的“無漏寺”,由十多座院落,一千八百九十七間建築物組成。
又比如始建於隋代,擴建於唐代的成都大聖慈寺,建成後,有九十六座院落,八千五百二十間房屋!
這麼多院子、房子,可不是用來空著的。裡麵能住多少僧侶?其中又會有多少武僧?
而維持這種巨大規模的寺院,又需要多少田地產出?需要多少產業來賺錢?
光靠信徒捐獻,有可能養活這麼大規模的寺院嗎?
寺院有田地,田地上有佃戶。寺院越大,名下的田地就越多,佃戶也就越多,歸於寺院掌控的人口,數量就會多至令人瞠目結舌。
寺院還經營賺錢的產業,越大的寺院,產業就越多,掌控的資金就越多!
這個時代還算好的。曆史上,經過唐代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