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水泄不通(2 / 2)

到了現代中醫學,由於每個醫生擅長的技術點不同,對於中醫理論有偏好,造成一樣有不同的見解。相近的見解抱團自然成了一流派。

因此,有繼承古代中醫流派的學者,也有自創新觀念學派的學者。這再次應證了中醫這門曆史悠久的學科根本不守舊,是一直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同時繼續推陳出新不甘於後。

說王教授為溫補派學者,要說到古代中醫學鼎鼎大名的溫補派是如何一回事了。

溫補派的開創者據稱有兩位,一位是李東恒,代表作為《脾胃論》,另一位是張景嶽,代表作為《景嶽全書》。

這裡要再說到哪怕是外行人都知道研讀中醫必不可少的始祖名作《黃帝內經》。

李東恒和張景嶽的學術創新是根據《黃帝內經》延伸出來的新觀點,這好比西醫許多觀念根據解剖學生理學物理學等基礎學科延伸出來的新學術。

溫補派的觀點是人的生命與人的陽氣息息相關,所以不管是什麼病,第一重要的點是要去給人體補陽氣。

李東恒認為應該側重補的是脾胃的陽氣,隻有脾胃好了,人體有營養滋潤才會好。這與西醫的營養學說又有同工異曲之妙了。因而醫學真是門殊途同歸的學科。

解說到這裡,可以知道王教授應是個喜歡給脾胃進行側重溫補的中醫生。

家屬團中有請王教授來的意圖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這病人現階段要緊急處理的好像是腸胃功能。

謝謝親們的支持,晚安親們~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