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8】誤差(2 / 2)

拿出來的二次ct掃描圖再輸入三維導航係統,此時三維立體圖形裡頭會冒出頭皮標記物點。醫生利用標記物讓現實裡的患者頭部和三維圖像頭重合,在醫生印象裡形成比較精準的對照操作參照圖。

為了追求再精準,醫生會在成人手術中再給患者上頭架。頭架上有各種量尺,可以量出患者的頭部外形參數。這個操作方法屬於有框三維定標,相對上麵說的無框三維定標,是神經外科比較原始的頭皮切口定位方式了。

說到目前的患者為兒童,兒童是不讓用頭架的。頭架太重,兒童頭骨相對成人軟弱,上頭架怕出事,醫生能避免則避免。

哪怕這些前麵的準備功夫做的很齊全,很抱歉,手術中的定位可能會繼續出問題。這是神經外科微創手術中利用三維導航係統經常出現的誤差了,學術名叫做影像漂移,有統計學數據顯示這種誤差出現率可以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原因在於,大腦裡是有腦脊液流動的,患者的頭隻要動一動,腦脊液會流動讓腦組織產生改變。手術中固定患者頭部了,患者頭不動,可醫生要在豆腐塊似的大腦裡找東西,要撥開下腦組織,如此下來腦組織的位置形態再發生變化。誰讓腦組織軟乎很容易被動。

所以要做到神經外科手術的實時精準,除非有實時影像學圖片錄入軟件再調整三維圖像。上頭說了很多做不到實時影像學錄入的原因,因此根本做不到術中實時調整三維影像。

唯一的突破途徑是人工智能了,靠計算機自己來實時計算推演腦組織移動後的圖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