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6】有猜疑(2 / 2)

“你說的沒錯。不要說國內,國外一樣是兒童比成年人供體少。”曹勇既承認二哥說的事實,同時以自己的專業角度解釋這個原因不認為一定有妖,“對於兒童的腦死亡的判定向來比成人慎重更慎重。兒童判定腦死亡的次數要比成人多,間隔觀察時間要更長。這麼嚴格的判定流程,若想隨隨便便出問題,兒童比成人更難的。”

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腦死亡判定不像傳統的心跳呼吸停止死亡一次性判定,需要兩次甚至兩次以上。這充分說明腦死亡需要一段觀察期。等於說,這孩子如果醫生懷疑為腦死亡,不可能說像其它心臟呼吸停的患者可以很快判定為死亡。

為什麼腦死亡要設立這麼久的觀察期?首先,我們要知道死亡的概念。人體死亡的判定標準起初是人體的自主呼吸心跳沒法維持,這裡要重點劃下“自主”兩個大字。

腦死亡並不是新創的死亡定義,實際上是在這個定義上的延伸。機器輔助下去維持患者的呼吸和心跳,機器一撤走這人心跳呼吸立即沒了,已經不屬於自主呼吸心跳了。這樣的人怎麼可能說是繼續活著,肯定是死了。

這裡出現一種分歧的狀況了:你怎麼確定撤掉機器後,這個患者一定是自主呼吸心跳停止並且不可逆轉。畢竟在臨床上搶救的時候,都是因為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時立馬上機器輔助。如果按照這個說法,乾脆搶救的時候不用上機器了。

7017k,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