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材料學(2 / 2)

除了生物相容性,骨頭有骨頭的特征,骨科醫生選擇自己的專科材料要考慮到其它專科要素。譬如說這個材料是需要像人體骨的作用,能切合人體力學傳導,具有一定力學性能。材料要有微孔結構可以讓人體細胞鑽進來生長。最好能像可吸收縫合線那樣被人體組織吸收消化掉,這樣的話需要材料被吸收的速度與骨細胞增長的速度差不多一致。最後要像石膏可以讓醫生塑形,人骨本身是三維立體形狀的。

......

上述種種要求再次體現出醫學是門集合所有科學最尖端技術的科學。這樣的材料有沒有?有是有,隻是肯定沒找到最好的。如果能找到,人類早就破解生命科學可以代替上帝造人了。所以人體骨的應用不能完全代替所有自體骨的應用場景。

回到現在的手術病人身上。患者年齡為青少年,醫生肯定不會隨便割塊孩子自身的健康骨下來,除非迫不得已沒得選。偏偏這個脊柱手術是拿掉患者的一整塊骨頭,不像其它骨頭缺損手術可以拿人工骨往缺的部位填。簡單來說,拿掉整塊骨頭後缺骨太多全部拿人工骨來填不合適,想再利用人體細胞,種子不可以灑入進去沒有土壤。

醫生為此在患者自體骨加入人工骨混合填充,相當於將人工骨彌補分量不足的自體骨在一定時間內頂替自體骨的部分作用等待自體骨生長。混合比例可以為一比一。

自體骨不割其它骨頭拿啥。醫生可以就地取材。像脊柱外科經常利用減壓骨來做混合的自體骨,剛好斷掉的那截肋骨搗成碎骨做廢物利用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