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懷疑沒用(2 / 2)

年輕的天才在醫學中是極為少見的,幾乎不曾聽見報道過。因為醫學是一門實踐學科。不像數學天才物理天才那樣關在室內算數冥想學術問題可以突破的。

從驚奇,到恢複了相關的冷靜,郝教授眼裡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對謝婉瑩說:“國協的學生向來十分優秀,是各大醫院爭取的醫學畢業生。你哪一年畢業?”

這人想乾嘛?羅景明抬頭,眼鏡後咄咄的目光鎖緊了郝教授。

“我可能要明後年才能畢業。”謝婉瑩老實答道。

“你現在是在肝膽外科學習嗎?”郝教授問她。

“是。”

在場醫生們聽見她這句是,好像突然懂了。她之前之所以能回答上專家,應該是因為國協的關係。

“國協肝膽外科是全國第一,最有名的。”

“隻能說國協是在做這方麵的臨床研究了。”

“她在國協嘛。”

周圍這些人亂糟糟自以為是的斷定,讓羅景明放眼四周更加嚴肅。什麼國協肝膽外科的項目?他真就沒聽肝膽外的人說過也沒見過。肝膽外科申報給醫院的臨床研究項目要公示的,絕對沒有這個膽道介入治療。對這點他是國協的醫生可以肯定地這樣說。

畢竟這個技術在近些年停滯不前了,臨床上連做都懶得做了。不然不會一堆人在聽見有相關專家講座時全跑過來聽聽,希望有什麼新發展出現。

至於謝婉瑩,她一個實習生,怎可能知道肝膽外科不對外宣告的臨床研究秘密。

雖然他本人不怎喜歡搶風頭的後輩,可必須實話實說,沒有的事就是沒有的事。

“你剛說的話,都是國協現在在準備研究的項目方向嗎?”郝教授再問謝婉瑩,對她的想法和其他人是一致的,懷疑她所說的全都是其他人的功勞不是她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