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嚴厲的老師其實很愛護學生(2 / 2)

其他醫生聽明白了:彆看這譚老師推學生出來,同時卻護著。

辯論繼續:“謝醫生,你為什麼說它不是惡性?”

“我沒說它一定不是惡性。良性惡性隻能由病理結果來確定。不能因為它突然增長快,馬上判定它是高度惡性。”謝婉瑩道。

“原來你意思是,它有可能是惡性,但有可能不是高度惡性?”其他人繼續解讀她的意思說。

“我感覺它這個要麼是良性,要麼是可能突然轉為了惡性,所以有這個機會趕緊做手術,切除乾淨。”謝婉瑩想為患者抓住最寶貴的時間段。

“你的感覺是基於哪裡?”

“好比前輩們剛才說的要按照臨床經驗來看,腫瘤短期長得快大部分是惡性。問題它這個腫瘤,說是多發,一般來說平滑肌瘤在胃長在腔內居多,而在腸管長在腔外居多。它不是,它的腫瘤全長在了腔內,包括胃,小腸,以及極少見的大腸。周圍尚未有侵潤灶,惡性腫瘤另一個特征侵潤周圍組織或是全身遊走遷移,現在暫時未在這個患者身上發現。”

聽見她這樣說後,醫生們低頭再看看病曆了。

“如果按你這麼說法,兒童醫院的醫生沒有理由拒診這個病人。”李教授問出另外一個所有醫生糾結的地方。

“兒童醫院不是拒診。”謝婉瑩為患者的話澄清,“兒童醫院的醫生是建議孩子爸爸讓孩子先化療再來做手術,但是孩子爸爸認為要先做手術再化療。因為人一旦化療後,體質更差,他怕女兒撐不住。他是個好爸爸,為女兒的病儘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查了很多資料。所以兒童醫院醫生的方案他沒法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