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醫生不是動動感情就能治好病人(1 / 2)

走廊另一頭,有醫生走出辦公室的時候向他們這邊望了望。

察覺到有人望過來,包括貌似留意起他組裡這隻新來的“菜鳥”?譚克林眼裡一冷,道:“進去說。”說完,帶頭回教學室。

他走得飛快,其他人小跑步才能跟上他。

所有人進了教學室後,劉程然反鎖上門,不給其他人進。

安靜的室內一排人站角落裡。

譚克林站在了前麵,一個字下令:“說。”

可見譚老師一直在聽新來的意見,把他們另外跟了許久的三個學生忘了。

羅燕芬他們三個瞟著謝婉瑩,心想這個新來的看來年齡很小,怎麼說話的語氣老練沉靜,沒感情似的。

女醫學生向來理應比男生更易動情。

說謝婉瑩沒感情肯定不對。隻要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對病人感情可好了。

隻是,醫生看病人不是動動感情能變成修仙,如果發個功立馬能把病人的病治好謝婉瑩百分百願意這樣做。

臨床上更多見的是,醫生必須把眼淚往自己肚子裡吞,以理智來分析病人病況。

走上前,謝婉瑩道:“腫瘤預後除了看分期,要看分型和分級。事實上,組織學分型分級已經越來越重要的去指導臨床手術方案。有的病人分期看似很好,但是做出來的病理分型很差分級很高,預後照樣差的不得了。這時候,去做什麼全切,意義不太大了。因為要轉移的腫瘤早就轉了。這也是我為什麼說我比較擔心7號病床而不是3號病床。3號病床初步病理結果是中分化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