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雷起身離開了房間。
蘇洋和吳峰目送他離開。
待房間門關閉,吳峰對蘇洋道,“蘇老弟,你這些話咱們私下聊聊就行了。在外麵可千萬彆這麼說。娛樂圈很複雜的,再被小人惦記或者故意曲解就麻煩了。”
蘇洋知道吳峰也是在為自己好,所以他點頭道,“放心吧,吳哥。我是看穆總是個實誠人,才說這些。如果是彆人,我肯定不會說自己公司特效製作第一這些話。”
吳峰點了點頭,算是放心了。
對於他這個蘇老弟,吳峰是真的有點看不透,好像有背景,又好像沒背景。好像什麼都懂,什麼都能辦,但又總會有一些奇怪的行為。
所以他後來也漸漸想開了,交個朋友而已,不需要在意那麼多,投緣就行。考慮太多反而變成了目的性太強,不是朋友了。
所以他現在對蘇洋也是越來越放鬆、熟絡。有些感覺蘇洋做的不對的地方,也會提醒一下。
當然,提醒一下是他在為了蘇洋好,至於聽不聽就是蘇洋的事情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會為了自己的行為負責,也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
聊了一會,蘇洋悄悄打開了係統,看了一下穆雷的好感度。
【好感度(友情):44/100(熟絡,一見投緣*)】
好感度居然不知不覺漲到了44點。蘇洋有點驚訝。
而狀態也變了,從【認識】,變成了【熟絡】和【一見投緣】。
不過為什麼會有兩個狀態?而且第二個【一見投緣】的狀態上還有個星號?
這麼想著,蘇洋點擊了一下幫助係統,移到這個狀態上麵,看了一下。
結果果然跳出了這個狀態的解釋。
【一見投緣:特殊狀態。代表兩個人相處期間趣味相投,三觀契合,更容易增長好感度。】
蘇洋了然了,怪不得自己說句話就能漲好感度呢。原來是有這個buff的影響啊。
蘇洋琢磨了一下,感覺也可以理解。
有時候,有些人不管怎麼交流,都感覺聊不下去。但是有些人一見麵,卻感覺非常的投緣,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對於後者,確實特彆容易產生好感。
了解完了這個狀態以後,係統再次跳出了一個界麵。
蘇洋看了一下,結果發現居然是好感度係統的介紹。
【友情度分級:友情度評價分為七級。從低到高分彆是:路人,陌生,認識,熟絡,朋友,知己,真兄弟。】
【路人】的好感度為0-10。
【陌生】的好感度為10-20
【認識】的好感度為20-30
【熟絡】的好感度為30-50
【朋友】的好感度為50-80
【知己】的好感度為80-90
【真兄弟】的好感度為90-100
蘇洋大致看了一下,發現這種分值判定是呈“紡錘狀”的。一開始所需要的好感度最少,幾乎提升一些好感度就可以提高一次關係。
到了中間,【熟絡】和【朋友】則都跨度都提高了,熟絡的跨度在20點好感度。【朋友】的好感度跨度則更大,在30點。
這可能因為現實世界,【熟絡】和【朋友】本身就是人際交往間最常處在的兩種關係。
比如認識一兩年的同事,說隻是【認識】,太輕。說是【朋友】還沒到那程度。所以就是【熟絡】。
而【朋友】也是一樣。每個人都有幾個關係不錯的朋友,但是能到心靈相通,引為【知己】的程度就少了,到了【真兄弟】的就更少了。
蘇洋感覺最後那90-100友情度的【真兄弟】估計要求是非常高的那種。很可能是古代那種為了兄弟,可以妻兒不顧,為了兄弟可以甘願赴死的,那種真正的讓人欽佩,乃至...懷疑是否真正存在的關係。
而此時穆雷和自己僅僅隻是見了一麵,就已經是【熟絡】關係了,蘇洋已經感覺很滿意了。
他感覺今天再用用能力,指不定可以和穆雷成為【朋友】。這樣以後很多事就好辦了。
帶著這種想法,蘇洋對這頓晚餐更上心了。
不一會,穆雷回到了房間。他是帶著笑容回到包廂的。
見到他的笑容,蘇洋和吳峰對視一眼,都明白了這事多半是成了。
果然,穆雷說道,“小蘇總。我請示了一下。上麵對於這個版權的評級不高。主要也是你說的原因:太難拍了,而且版權合作部那邊和圈裡大大小小的影視公司都聊過了,都沒人願意拍或者投資。”
他說著,回到自己椅子上坐好,說道,“這種電影沒有受到過市場檢驗,投資又大,所以沒人敢接手很正常。”
“尤其是國內特效還不成熟。所以上麵最開始的意思是把這部電影當成一個長期的任務來完成,以五年為周期製作:先組建劇組,然後慢慢拍,等過兩年特效成熟了,再開始後期製作。”
“現在聽到你想要拍這電影,再了解了下你的製作能力以後,上麵頓時很開心。甚至說讓你放心大膽的做,不要有任何擔子。隻要電影製作的出色,國影給你兜底,一定會好好安排的。”
蘇洋真沒想到菜都還沒上,事情居然就這麼圓滿的解決了。
雖然穆雷說的很輕鬆,但是熟知這種國企或者有關部門辦事作風的蘇洋知道,這裡麵穆雷肯定是出了不少力。隻是不想邀功罷了。
所以他端著酒站起來,真誠的說道,“穆哥,謝謝你!我敬你!”
穆雷哈哈笑著也舉杯站了起來,和蘇洋碰了下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