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約見邱得根(4000+章節,求訂閱~)(1 / 2)

() “即便是沒有了堯光集團撐腰,這個吳見夜也不好對付,你不要忘了他另外一個身份,這兩年他雖然一直沒有出專輯,但是《橫空出世》這張專輯的影響力還在,還有已經熱銷多年的《侏羅紀公園》,這都給他帶來了不少的財富,根據我的調查僅這兩項的收益就至少超過3000萬美元!”

謝婉清既然是最恨吳見夜的,自然對吳見夜也是最了解的,當然了這種了解也僅僅隻是吳見夜在香江等地表現出來的東西。

在國內的情況,她不認為一個導演在國內能有什麼樣的地位。

坐在潘笛生旁邊的楊子瓊神情有些詫異,她也是出身馬來西亞的名門,可是三千萬美元對於他們家族來講也是一筆天文數字了,但是沒想到吳見夜這個國內過來的導演,身家竟然已經超過3000萬美元了!

潘笛生右手放在桌麵上,有節奏的敲著,沉吟了一會以後才說道:“我已經調查清楚了,吳見夜這次之所以與鳳歌娛樂出現問題,是因為吳見夜想要讓自己的女朋友與周閏發合作一部電影,他的那個女朋友,我已經讓人打聽了,也是國內過來的,她妹妹也是鳳歌娛樂的簽約演員,既然現在沒有更好的辦法對付他,我們可以讓他的身邊人沒有了工作。”

謝婉清先是露出一絲暢意的表情,然後又有些懷疑的問道:“鳳歌娛樂會同意?”

潘笛生自信的笑道:“潘家,陳家,謝家咱們三家聯合向鳳歌娛樂施壓,就算是周濤他本人也要掂量掂量,更何況一個區區的劉峰呢!”

謝婉清與陳文倫想了一下,露出滿意的笑容:“不錯,這件事情確實可以嘗試一下!”

隨後三人圍坐在一起,開始商量事情具體的行使過程.......

.......

吳見夜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經開始被人算計了,而且算計他的人還是香江有名的富二代潘笛生等人。

此時的吳見夜與龔來到了,位於九龍的荔園遊樂場,這是亞視邱得根名下的遊樂場,是一座集宋朝建築與風俗於一身的遊樂場。

這樣的遊樂場在吳見夜的眼中說實話,隻能說是一般,不過在龔的眼中,就不一樣了,此時國內還沒有像樣的遊樂場,頂多就是公園而已。

“亞視的一些古裝劇聽說就是在這裡拍攝的!”龔走在遊樂場,穿了一件簡單的t恤,配上一條休閒褲,手裡還拿著因為天熱而脫下來的牛仔上衣。

“姐,你說在國內建一座大型的片場怎麼樣?”

龔奇怪的看著吳見夜:“就像是邵氏在清水灣的片場那樣?”

吳見夜點點頭,說道:“不錯,不過要比邵氏在清水灣的片場更大,主題也更多。”

龔:“你怎麼會有這個想法的?”

吳見夜笑道:“其實這是在拍《末代皇帝》的時候,就有的想法,為了拍攝《末代皇帝》,我們走了燕京,津門,遼東,春城等各地,你想,如果有一個專門的拍攝片場,這裡擁有所有的情景,那麼是不是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不必要的花費?”

龔想了一下說道:“這恐怕不容易吧,先不說建造這樣一個片場需要花費多少資金,就是國家那邊能不能同意也是一個問題啊!”

“如果隻是堂庭文化,國內可能不會同意,如果是堂庭文化與鳳歌娛樂,香江亞視的三方合作呢?”笑著看了龔一眼,吳見夜繼續說道:“國內第一家文化公司與香江最大的娛樂公司之一的鳳歌娛樂以及香江兩大電視台之一的香江衛視聯合在國內創辦的片場,僅這一個噱頭,國內不可能不認真考慮的。”

如果隻是堂庭文化的話,國內肯定會有很多微詞的,哪怕這在後世人看來,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提議,但是在現在的國內政策來講,會有很多人在這件事情提出不同的意見。

隨著堯光集團在香江的地位水漲船高,以及鳳歌娛樂與國內的多年合作,再加上堂庭文化是國內的第一家文化公司,國內已經將堂庭文化當做一個標杆了,也會給予一定程度上的支持。

這件事情絕對是大有可為。

龔也不是一心隻知道演戲,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想了一下吳見夜的提議,然後點了點頭,說道:“如果是真的能夠成行的話,那可就太好了!”

“隻不過,你說鳳歌娛樂可以合作,我沒有意見,至於亞視,他們為什麼要跟你合作呢?”

吳見夜哈哈一笑,道:“這就是我們今天為什麼要來荔園遊樂場的原因!”

龔露出疑惑的表情。

荔園遊樂場的老板正是現在亞視的老板邱得根的產業。

邱得根在香江也是一個傳奇性人物。

出生在滬海,父親也隻是一個小商人,在他剛剛升入初中,就家道中落了,邱得根隻得輟學打工,15歲進入滬海的大光明電影院當小廝,後來升為司理,21歲時租下大都會電影院,放映國產影片,是一個身無資產的經營者。

不過隨後邱得根娶了一位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巔峰,不過當他來到香江的時候,又變成了一個窮小子,全部身家也不過幾百元。

後來邱得根在朋友開的公司做幻燈片廣告,並買賣影片。他在上海經營多年電影院,故想在香江重操舊業。香江把影院叫作戲院,那時沒電視,去戲院看電影是香江人的主要娛樂方式。

經營戲院自然是在鬨市好,可鬨市的租金貴,邱得根可望而不可及,又借錢無門。後來他回憶道:“當年由於自己是外省人,粵語又不靈光,不獲本地人信任,買東西總是先錢後貨,調動資金很困難。”

此路不通,邱得根唯有把目光盯到鄉下。他到新界跑了好些地方,最後在荃灣租了一間貨倉做戲院。邱得根的原則是能省就省,鄉下租金低,鄉下人很少看電影,故可以租舊片來放,舊片一天才1港元租金,又可省一筆。

當時荃灣人口僅10萬,除本地居民,還有山寨廠工人,不過也都是從粵省來的農民。邱得根的戲院一開張,果然大受歡迎,時時爆棚。

麻煩事也隨之而來。原先這裡的人有免費看電影的習慣,一些有錢人做善事,出錢請人放露天電影,或在宗祠貨倉敞開門放映。戲院開張,一些農民不買票,不讓進就用石子砸燈砸玻璃。邱得根每晚都要守在戲院維持秩序,這些鄉民慢慢才習慣買票看電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