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先乾吧(1 / 2)

趙清漪和司徒維正式拜訪劉/主席, 現在的劉主席更加重視趙清漪這個名聲大震的女子。她早在三年前的戰爭論述文章觀點居然和蔣將軍殊途同歸,劉主席可是清清楚楚記得三年前她帶著幾個學生來拜訪他,給他看了他們的著作的。蔣將軍並沒有見過她, 指點過她,說明她在軍事上的造詣。

而她興辦實業也是一把好手, 在短短兩年內建立了國內最大的水電站, 還組織興辦了兩家糧食加工廠,現在趙家正在建的化肥廠也是她規劃的。

這樣的實乾人才,如果能得到她的輔佐, 自己將會省心許多。

趙清漪看到他的氣色,知道他長期為胃病所擾, 先獻上了一個秘密調養身體的方子, 表達關心之意, 又麵不奉承了幾句。比如稱讚他在1935年的稅賦改革的成就, 造福百姓。

這些話倒直說到劉主席的得意之處。

趙清漪看了看司徒維,才提起他們興民社想成立興民黨, 服務於抗擊外虜, 複興種華的事業。

劉主席奇道:“成立興民黨?”

趙清漪道:“實不相瞞,我們的一些同誌都來過蜀中, 回去之後又積極宣傳抗日救國和興農強國、創辦實業的理念。聽說各地的學生和一些愛國人士都提出要以實乾為宗旨實現三/民/主義為目標立誌立/黨。我久居蜀中, 相夫教子一年多, 倒是完全意外會有這樣的景況。”

劉主席心頭也不禁盤算起來:如果興民黨成立,他們並沒有軍隊,實力精華又在川康, 對他沒有實際的威脅,這隻是一個民/主/黨/派。那些民/主/黨/派也信仰三民主義,多興民黨一個也無妨。如果那些主張實乾的進步人士多來川康進行經濟建設,那麼他可以增加實力。他支持進步學生和知識分子,拉攏民/主/黨/派,他的名聲也能好起來。

這時的劉主席沒有發現他們這個興民黨其實是有“根/據/地”的。

劉主席笑道:“自古英雄出少年。我見司徒夫人的愛國熱情極像孫夫人呢。”

趙清漪忙道:“真是折煞我了,我如何可以和孫夫人相提並論?隻是抗日複興大業,需要團結更多的人,也要有所組織的各司其職。我們的同誌提出想在成都召開第一屆代表大會立黨,並且想得到劉主席的支持,我久居鄉間,被他們推來當說客,也隻好厚著臉皮來了……”

趙清漪拿出三寸不爛之舌來,談了興民黨在經濟建設和民主建設上麵的許多想法,劉主席也並非什麼都不懂,也逐漸聽得入了神。

什麼通過興民黨招商引資,又吸引建設人才;或又五年產業規劃,企業稅收和商業稅收的改革與完善,民/主法製化建設,她都信口捏來了。總之想要得到劉主席的支持好優先實現蜀中的工業化、民/主化、法製化的小康生活。

然後才提到活動經費上的事,她不禁也臉紅了,歎道:“雖然我們同誌們間可以募捐,但是要進行長期的黨/員活動,特彆是全國性的抗日活動,我們的力量也不夠。”

劉主席說:“都是為了抗日複興大業,這樣吧,我先撥款二十萬大洋給你們活動,夠不夠?”

二十萬大洋對於個人來說是一筆巨款,但是對地方實力軍閥來說不算太多。劉主席資助大同會都是出手就是六萬、五萬的。

趙清漪大喜,說:“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在將軍的支持下,我們共同的未來,還是樂觀的。不知道將軍是否可以當我們的顧問?”

劉主席卻擺了擺手,說:“這個顧問,我怕是不能履職,一旦開戰,我誓要出川的。”

如果對方的黨派本來就是親川在川發展的,在他的經費支持下成立,他們還沒有軍隊,其實也還是在他的掌握之中。何必去當這個顧問,隻怕還會落得金陵口實,說他想要自立。

趙清漪表達了遺憾後,劉主席忽又問她對當前種日兩國如何看待。

趙清漪也是一步步推演,滔滔不絕,讓人歎為觀止。

……

司徒維說:“現在,你真是要乾出大事來了。劉/主席真的被說服了。”

“不僅僅是共贏局麵,這樣的局勢下,是聰明人都會給自己多留一條後路的。”

司徒維笑道:“我要不要加入你們這個興民黨?”

“隨便你了。”

“可是如果加入了,你當選為黨魁的話,大家不是要笑話於我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