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漪點了點頭,淡淡道:“昨日營中有點事,今早才趕回城,沒想到這麼巧。你們不必管我,且忙去吧。”
趙清漪正說著,卻見第二兩馬車中的仆婦去第一輛大馬車裡迎出一個貴婦人出來。
今日正是七月初一,小杜氏帶著女兒去城外的法光寺上香。李業的夫人還是信佛的,這也真是莫大的諷刺。不過這次去上香,順便也為李芊芊求個姻緣,小杜氏得知女兒不能嫁皇子還罷了,那個趙大人原來也是不好嫁的。
彆李業如何複雜心思了,小杜氏到底有些女子眼光,當年自己為了向害自己一生的姐姐複仇也為了自己的下半生連姐夫都上了。
從女人眼光角度說句良心話,趙大人比當年的李業強太多了,除了皇子就他了,小杜氏謀求女婿的心和班內特夫人沒有什麼不同。
“趙大人,竟是這般有緣。”
趙清漪還不知昨天自己一天不在,她已經成為了李家的女婿人選了。
趙清漪平揖:“侯夫人好。”
小杜氏微微一笑:“趙大人不必見外。趙大人這是要去哪裡?”
趙清漪於是將那說辭再簡要提了,小杜氏笑道:“趙大人真是年少有為呀,不知大人祖籍何處,今年是何庚歲?”
趙清漪心想:不要讓他們懷疑自己昨日去軍營的作為才好。
於是,她耐著性子說:“我是淮南人,快十九了。”
“這麼年輕!”小杜氏還以為她到底是過二十歲了,倒不是趙清漪顯老,而是不到這個年歲哪裡能當這樣大的官。
小杜氏又說:“不過這個年紀也是該成家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嘛。”
趙清漪想了想說:“我的婚事,還是得我……父母做主,應該會為我相看。”
小杜氏忙問道:“令尊和令堂可是在京都為官?”
趙清漪搖了搖頭,說:“他們是江湖人,不是在雲遊四海,便是居於東海桃花島中。我家隻有我入朝為官,他們不愛這熱鬨。”
小杜氏卻道:“江湖人當然有江湖人的好,隻是趙大人既然入在官場,令尊令堂若是為你在江湖中覓來妻室,卻不能為你的賢內助呀。”
趙清漪笑道:“在下從來沒有賢內助,不也照樣當上將軍?夫人雖然是好意提醒,不過卻不了解在下,男人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的事業,靠女人和嶽父不是吃軟飯的嗎?家嚴家慈隻要給我找個說得上話的女子就好,家世一點都不重要。”
小杜氏暗道:好個狂生呢,但是人家有資本。而這種不會為了仕途挑女方家世的男人,她要是年輕二十歲,也要心動。
小杜氏想說:你要是喜歡我女兒你說呀,你提了,我又不會不成全你。
但是這類話說出口是害了自己女兒,隻好忍了。
“趙大人果然有誌氣。”
兩人問候過,時間也不早,各自告辭分彆。
李芊芊乘在馬車裡,未出閣的小姐尊貴,沒有趕著過去見男人的,可她又不禁偷偷從車窗布簾縫隙裡瞧,心裡卻在猜他對自己有意還是無意。
那人與母親告辭後,牽了馬來利落瀟灑的縱上了馬背,四個少年隨從跟隨其後,絕塵而去。
小杜氏回到馬車上,輕歎了口氣,說:“倒真是個風流人物,實在是難找了。”
李芊芊心中一陣失落,他竟是無意自己嗎?那他為何為自己說話,為自己臉紅?
李芊芊一雙小手攥著衣擺,說:“母親說什麼呢。”
小杜氏說:“你父親也想結這門親,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父母不在身邊,自己全沒有主意的,這事就難辦一些。”
李芊芊又羞又喜,卻說:“母親,我還小……”
“你不小了,就要十四歲了。京都這樣的閨秀都訂親了,隻等及笄後發嫁。你想呀,你現在不能進東宮了,如今也不能嫁給皇子,那麼還有什麼人配得上你?”
“……”
小杜氏說:“在這西北,你爹哪家公子不認識,有更好的,他還會有這個想法吧。你爹本來還是不太喜歡趙大人的。”
李芊芊問:“為什麼?”
小杜氏想結這門親,不想現在把趙季青是個大貪官的事說出來,其實李業是更大的貪官。有些事還是訂下後,她才用一年的時間,教導女兒,現在想太多會偏激壞事。
小杜氏隻說:“人家是朝廷派來宣撫西北的,何為宣撫?說到底就是朝廷派來挑你爹的毛病的。”
李芊芊急道:“那爹有沒有被他挑出毛病?”
小杜氏說:“自然是挑出一些的,但是你爹還是能處理。”
趙清漪在假的賬上找出一些毛病,這也是在李業的底線之內,李業還是“填平”了假賬上的東西的。小杜氏當然也知道一點消息。
作者有話要說: 父、夫的倒台,也是女兒生活的破滅,李芊芊是,顧婉是,姚芙也是,原主何嘗不是。
就是突然很想這麼寫,任性一點。帶一點點對封建時代女性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