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大家入座後,趙清漪才看了看同樣男扮女裝的初六、二六,她們提出兩個包裹,打了開來,隻見全是珠寶金石和銀票。
“這裡有四十萬兩銀票,至於珠寶,價值也不會少於這個數,是我一路貪汙所得。範、姚、卓、譚、王,你們一人拿七萬兩銀票下去,到時分底底下的將士們,剩下五萬兩,如果兄弟們有所死傷,當作撫恤之用。而剩下的珠寶,你們都分了吧,跟著我為皇上辦差,在這刀口上討生活,我絕不會虧待大家。”
大家一聽,不禁嚇了一跳,卓昱到底是進士出身,拱手道:“趙大人哪裡的話,我等皆是朝廷命官,為國儘忠是份內之事。”
眾人不禁心想:貪官我們也不是沒有見過,怎麼還有這種貪來分給大家的貪官。趙子淨就不走尋常路。
這三十五萬兩分給每個將士,每人能得幾十兩了,實在不是小數目,本朝薪俸不低,可待遇好的禁軍普通士卒一年俸銀也就三十兩。
趙清漪由著初六給他們先分好了銀票,這整數的之後分銀工作就由他們自己出主意,這點才乾主意都沒有,也就甭想爬上去了。
譚啟和王晉職位最低,其實他們是範子良和卓昱手底下的人,但是趙清漪對這原西北的地頭蛇另有重用,自然厚待。
趙清漪說:“你們先不要這麼說,我是有條件的。咱們要大忙活一場,千裡為官隻財,我是很希望大家都升官發財的。但是跟著我做事,我告訴你能拿,你們拿著,真有事我擔著;但是我若告訴你們那是不能拿的,你們拿了,我不但不會給你們擔著,出了事我若大義滅親,你們也休要怪我。”
姚榮本也是官場中的富貴子弟,見慣了好東西,他早覺得趙季青是乾大事的人,這分銀子的氣魄倒讓人心生佩服,最先不作扭捏。
姚榮拱手道:“我等定聽從將軍號令!銀票我代弟兄們收了,將軍既然有言在先,不可收的東西,我的下屬誰要是動了,我第一個不饒。”
範子良和卓昱也想知道要做什麼大事,也就不推辭了。譚啟、王晉更是一心跟著神通廣大的師叔祖建功立業的,這世上除非皇帝用公侯之位誘惑,是絕沒有膽子背叛師叔祖的。
趙清漪說:“好!那我就直說了,此次我奉了皇命,是要拿下身犯私通外國、暗殺朝廷命官、謊報軍情、私吞軍餉數條大罪的忠勇侯,拿下西北兵權的!”
眾人不禁大為吃驚,這一路上,他都沒有透露此事。姚榮一思忖,說:“將軍,此事不太好辦呀!那夏州軍人數十倍於我們,此處他們又是地頭蛇,還有石州、延州、涼州等地兵馬也以忠勇侯馬首是瞻,還不西羌為不確定因素。”
趙清漪道:“西羌短時間內要發動大規模的侵略是不可能的。與當年大戰過去了十八年,如今西羌王年值年邁,扛不住親征之苦,底下王子都長大了,各有母妻之族為恃,占著山頭,窺視大位。如此,正是我大周肅清西北弊政之時。”
姚榮暗道:原來你連這個都知道,看來是下定了決心了。此事如果僅是內部的事,雖然困難,但是也未必不能做。必竟朝廷的力量總比西北大,而且占著君臣大義。隻不過,在這個時機動李業,難免有兔死狗烹之嫌,這皇帝要做的事卻沒有人能阻止。
卻聽“趙季青”說:“王晉,你是夏州人,你來說說這個忠勇侯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王晉今年也有三十歲了,他之所以是崆峒派的俗家弟子,正是因為當年西北大戰時,他隨父母逃往崆峒山,受到庇護,因為性情豪爽,有些勇武拜了師,學了些武藝。後來西北大定,他們下山後,他為了生計做了鏢局。鏢局走南闖北的,十年下來認識的人就多,小道消息多,見聞也是不一般的。
王晉這才說起當年西北大戰時李業的一些背後的故事,比如不戰而逃,丟下了全城百姓,沿途搶掠作惡。
眾人聽了也覺得發指。
“當年我們家幸好早一步出逃,後來逃往崆峒山才保全性命。現在的夏州百姓很多都是後來遷來的,又有外地商戶進來。而老一輩的夏州本地百姓多是背後罵李業為狗官,但是他後來壯大打回來,很難巴結上官,皇上怕也不知底細,竟然看著他收複西北的軍功封了他當忠勇侯。百官就更不能說什麼了。”
趙清漪心想:可能朝廷和皇帝要說完全不知大約也是有水分的,隻不過誰讓郭永崎登基沒有幾年,他統馭天下正需要武勳。
把西北大亂一場令百姓流離失所這樣的慘劇後趕走外敵的大事件,定性為“大捷大勝”,他這皇帝在天下臣民心中的形象就高大許多了。
然而,對於誰能給他這個武勳卻不是皇帝可以控製的,隻能說當年西北沒有真英雄,反而讓李業這樣的人揀了便宜。把李業推到大功臣的位置上,皇帝當時在政治上能獲得利益,他當然要封賞李業。背後的事,還有誰去查?
這種帝王心術,眼前這些人卻是不明白的,趙清漪這種千萬年的老狐狸明白,卻除了郭旺財之外對誰也不能說。或者,她根本不需要和郭旺財說,他比誰都明白。
現在,她要帶著他們乾一場,必須要統一意識形態,讓自己一方站在政治道德製高點,又在集體中豎立一種政治理想,帶著一支初步武裝了思想的部隊去鬥爭打垮敵人。
卑鄙嗎?——是的。
肮臟嗎?——當然。
可是,這就是政治呀!
她僅能做到的是,控製自己的人,絕不傷無辜百姓一人。
作者有話要說: 本文中沒有絕對的好人,趙、旺財、皇帝、誠王、吳涯都不是,袁競那種可能都不是人了,不算其內。
也沒有絕對的壞人,如小杜氏,這種女人是極讓人討厭的,但是她也是可憐人;大杜氏當然也可憐。
還有前太子妃,從凡人角度,我還覺得她比趙更觸動我,因為如果是我,我的本事格局心胸可能也隻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