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漪陪著學生坐了一會兒, 葉秀留他們吃飯,學生們不好打擾, 給老師家裡添麻煩, 這才起身告辭。
陳諾也隻是克製地看了她一眼,沒有糾纏, 隻說讓趙清漪照顧好自己。
現在兩人保持著合適的距離,他和其他關心她的學生一樣,不會惹人疑。
趙清漪和葉秀送走了學生們,葉秀還笑著說:“你的學生們一個個都很精神呢。”
“我的學生, 當然不一樣。”
他們現在養成習慣了, 在這種氛圍下, 學生們會更有危機感。她針對每個不同學生的精確任務羅列和控製, 他們每天的任務一項項排滿,也知道班裡的其他同學也是滿滿的任務。
一旦他們沒有完成當天的任務, 再看比他們更優秀的人已經完成了比自己更多的任務, 他們就有失去了什麼的感覺。甚至看到自己與更優秀的人相差的東西是呈現數據化的, 這讓他們無法自我安慰, 掩耳盜鈴,懸梁刺股也要完成。
班上大環境是是這樣, 他們就會看到彆人都在前進, 自己不前進就成為局外人了。
趙清漪帶領高二1班的學生瘋狂學習、訓練雖然引起部分老師的微詞,但是趙清漪本人從不去聽去想不相關人的意見。就說她每頓吃飯尚且隻有二十分,根本沒有時間去在意彆人的閒話。
反觀群眾的眼睛也是雪亮的,高二全年段, 甚至全校的學生也都有眼睛,看得到趙老師是全心全意致力於她的學生的升學和前程,為了他們完全犧牲自我。
高二1班的家長也是看得到自己孩子的成長變化,孩子們回家都會說起班裡的生態和趙老師為他們的勞心勞力。
所以他們也為自己的孩子能遇上這樣的好老師而感動,哪裡還有人去找老師的麻煩?
至於在曾經那些說趙老師態度不好,不發成績通報那類家長,在家裡還被自己的孩子DISS,說因為他們當家長的這樣的素質,一方麵對不起真正把學生的事當自己的事的趙老師,還為他們的行為感到羞愧。
倒有不少之前態度不好的家長,一方麵被打臉,一方麵擔心自己的態度影響了自家孩子在趙老師心目中的份量,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前夕都還拎著慰問品過來問候過,想必到教師節、中秋節來的人會更多,這是外話。
……
卻說趙清漪生病請了兩天假,又接著再休息了一個周末,身體恢複,就返回了學校。這時除了平日的補課,還要準備期末考試,仍然是忙到天昏地暗。
欲考體育相關的學校的學生的訓練已經基本能讓他們自己來了,趙清漪終於剩下了檔期,在這個檔期裡,將班裡的包括陳諾、肖煒在內的六個數學尖子,補習高中奧數和奧數思維訓練,以迎接6月中旬的全國高中段奧數比賽。
這六個數學尖子是被女魔頭逼得要吐血,除了上課之外,每天晚上要完成兩套她搗鼓來的國際奧數題。他們不習慣的思維方式全都要被拓展開來。
這六個數學尖子也看到了這女魔頭病好後的變本加勵的剽悍之處,她的數學功底比數學老師還好。
偏偏她給中文題,還用英文教學,這倒讓他們個個具備了用英文講解數學的能力。
六月中旬,全國奧數比賽之後,進入最後一星期的複習階段,經過近一年的打磨,孩子們的綜合水平提升了許多。
期末考試時,他們倒不擔心和從前的成績比會有退步,而是擔心進步得不如班裡的其他同學。
一科接一科考過去,他們沒有什麼及格萬歲的心態,反而因為考試的時候有點瑕疵而心中惋惜。他們覺得自己明明可以做到更好的,發誓以後絕對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了。
趙清漪自己也因為勞動過度,像是當初那個上哈佛本科的角色一樣,體重下降,本來她一六/六的身高,有一百斤左右的體重,現在才九十斤了。因為瘦,她的臉消了嬰兒肥,顯得冷豔而靈逸出塵。
暑假裡,趙清漪除了學習之外,給他們也布置了各種任務。
陳諾在暑期就非常的忙,首先他得組織活動,他在趙清漪的啟發下,做了一個潔淨吳州的生活環保改進計劃。這個社會活動當然也有幾個同學、朋友響應參與,他們通過市民的采訪調研顯示有足夠的民意支持,號召市民簽名,然後將自己的“潔淨吳州環保計劃”提交給市政府。
這就是朝中有人的好處,陳市長對計劃書上言及的本市的一些環保改進的痛點做出響應,答應通過市委決議,會有所進步。
市/委還是高度讚揚了陳諾及他的團隊為了全市居民的共同生活環境而做出的積極熱情的努力,並計劃在下一季度增加環保上的預算。之後,陳諾在周末時帶著誌願者配合政府清理整治臟亂的地方,這又是後話了。
到了八月,陳諾也去參加了一個國際夏令營,其實初中的時候他也參加過所謂國際夏令營,不過當時營中都是種花小孩,更像一個特殊的旅遊和學習,缺少國際學生之間的交流。
現在這個費用要高得多,但是除了種花學生之外,還有許多彆的國家的學生,現在的他更有自信去這樣的夏令營中去了。
他一年裡都處於英語的環境裡,英語口語表達已經極好了,無懼與外國人交流,甚至麵對同樣非英語國家的成員,他的英語還更好。
彆的學生也各有進益,比如肖煒的數學天份是最好的,趙清漪班裡其它學生在全國賽上得到銀獎或銅獎,而他得了金獎。肖煒在期末考試一完就去了國家隊進行半月集訓,最終被選進國家隊參加國際比賽。
他不像經理人趙清漪這樣閱曆和精神力積累之下的天縱奇才,國家隊在國際賽中團體得了金獎,他自己也得了個人銀獎,是整個隊成員中的第三名。這個成績也很不錯了,國際比賽的成績足以當名校的其中一塊敲門磚。
八月份,肖煒也記住咪斯趙的話,不能荒廢掉,說服了父母,讓他去西部支教。在貧困地區生活時,他就用自己的學識為缺水地區製造了一個簡易的淨水器,這樣貧苦村子家家裝上這樣的淨水器,他們的部分生活用水可以重複利用。
肖煒通曉一些農業知識(趙清漪教過一些),教導一些農民生物防治特殊的病蟲害。肖煒的這些社會活動,同樣可以向名校體現他的改變世界的少年原動力,體現他不是關在教室的人。
趙清漪上過幾輩子的名校,太了解名校錄取學生的調調了,那種除了是高考狀元之外毫無彆的亮點的學生,是競爭不過陳諾和肖煒這樣的學生的。
趙清漪很想把彆人也推向高峰,可是以她的經驗,她班裡肖煒和陳諾是唯二兩個極有條件直升國外本科的學生,所以指導他們在暑假完成這些。
另外幾個名次稍靠後學生,不是成績稍有不足,就是實在在短時間裡無法有吸引名校的特長,或者性子有點內秀,最重要的是托福還難以通關到達105分以上,他們反而需要再曆練。
現在爭取在國內最好的大學再讀四年本科後爭取出國更好。而其他學生,她則更注重成績的提高,兩個月用來進行量變的積累,準備考更好的學校,比較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