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王家變故(1 / 2)

施永懷、趙清漪、楊鵬在書房相談甚歡, 看到時間快要到點了, 楊鵬提議去吃飯。他們家如果在家裡, 吃飯時間都還挺準的, 他從小就養成這樣的習慣。

大戶人家規矩多也不是完全是家的,生活習慣上多講究。

三人談笑著下樓,又見楊朝輝在大廳中, 楊鵬和趙清漪又去問好, 楊朝輝麵上也很和藹。

果然這個時間, 飯菜準備好了,大家都上桌吃飯,施永懷其實才是這棟公寓彆墅的主人, 他坐了圓桌上首的座位, 二代、三代的夫妻分坐在施永懷左右, 這時趙清漪初次來,倒沒有那麼講究食不言寢不語,隻要嘴裡沒有,就可以說話。

施婧如問:“婚紗照什麼時候拍呢?在婚禮前可要拍好呀。”

楊鵬看看趙清漪,是她說還沒有準備好。

趙清漪微笑道:“我前段時間挺忙的,我空一點時訂好禮服,再訂拍的日子拍。”

楊朝輝說:“照相館裡有禮服的。”

施婧如不禁咳了一聲,雖然施家曾是名門,但是施婧如和楊朝輝結婚的時代還沒有那麼講究,而楊朝輝父母早亡,儘管在施家長大, 可沒有那麼壕無人性的習慣。

施婧如說:“結婚就一次,選一件自己中意的禮服也是應該的。”

趙清漪想了想,說:“我還是想要珍藏,十年、二十年穿著再拍一回。”

“對呀,這才叫好浪漫。”

楊朝輝說:“你退學了,有這麼忙嗎?真準備出國留學?”

“還是挺忙的,我自己寫點東西,有時還要理財,做一健身,差不多一天就過了。”

施永懷說:“你還會寫東西呢,寫得什麼,我可以看看嗎?”

“呃……程序。”

“……”

……

婚事正式塵埃落定,楊鵬的父母還是要出國去做收尾交接工作,隻有先出國了。

趙父趙母因為大女兒有錢養他們,不用回老家一個月去賺那幾千塊體力錢,趙清漪請他們在城裡生活,有時候還可以照料一二,他們也暫時留了下來,而趙清濯還是要去上學。

隻不過,他們相當不適應城裡的生活,有時候還迷路,他們也隻能打電話給趙清漪求助。

在城裡呆了一個星期,他們才真正熟悉江州的城市區域結構和居所小區的位置。

這樣的生活也平淡幸福中帶著溫馨,趙清漪還因為一點預知能力,救過一個將要被人販子帶走的四歲女娃,扣住了人販子,成為市局表彰的見義勇為英雄,終於領到了兩萬塊錢獎金。

五月匆匆而過,這日趙清漪卻接到了徐麗君的約,一起吃飯逛街。

在飯點裡相見,徐麗君整個人顯得很精神,趙清漪一來,她還給她倒了許多八卦。

“王寒又住院了,你聽說過沒有?”

趙清漪搖了搖頭:“案子過了後,我沒有太關注他了。”

徐麗君說:“我聽說,王寒因為高血壓住的院,好危險,差點搶救不過來了。”

趙清漪倒是理解這種肥胖連鎖病,原主胖了幾年後,就是長期處在這樣的催命符之下的,要長期服藥維持。

王寒的年紀比原主當時大得多,不用幾年就患上了不奇怪。

趙清漪沒有什麼人道主義慈悲,端著咖啡說:“他是教授,有這麼好的醫保,家裡又有礦,不會治不起病呀。”

徐麗君說:“他是治不好了,不能承擔教學和科研任務,教育經費不可能用在他身上的。聽說農學院要與他解除聘任,他就算評上了教授,但是沒有聘任,收入能一樣嗎?”

趙清漪歎道:“這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呀,難怪古話說得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誰說不是呢!”徐麗君也頗為認同,“對了,你婚宴日期訂了沒有?”

趙清漪說:“可能需要在元旦,平常大家都忙,我公公婆婆也沒有那麼多時間,不在元旦他們家那麼多的親友也來不了。”

“國慶呀。”

“國慶他們多去旅遊。”

徐麗君雖然不知道趙清漪嫁進什麼人家,但見她模樣氣質與初見時大為不同,隱含著貴氣,也知她過得不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