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漪出神,悠悠喃喃:“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無常,以是也留一線生機。”
上清不禁一怔,回想清漪這些話的總結,也是進入了一種將出未出之境界。忽然表示自己要閉關了,上清就消失在大家眼前。
玄青身邊的那道人似也有所了悟道:“師弟,二位神女,貧道也先行告辭了。”
說著化為一道銀虹離去,清漣好奇地問:“玄青太子,那人又是誰呀?”
玄青微笑道:“是多寶大師兄。”
清漪不禁一愣,暗想:這到底是不是《封神》世界呀!
這個世界怎麼這樣一團漿糊。
玄青道:“清漪神女於師父教誨的領悟也要高於我呀。”她領悟後悠悠呢喃,竟令師尊離開閉關了。
清漪道:“你叫我一聲道友就好。我也久聞太子威名,今有半個同門之緣,幸何如之。”
玄青微笑道:“我也久仰大荒山女媧一脈,一直無緣拜見。”
清漣笑道:“現在不是見著了?太子殿下,你真打贏了刑天魔神嗎?”
玄青歎道:“不過洪荒中以訛傳訛,刑天魔力衝天,當日有我龍族九位王兄齊心協力相助,又有師尊借了誅仙劍,才將魔軍擊潰。”
清漪這才想起,玄青是龍族天帝的十子,不但有超越凡龍的龍君王族血脈,還生而神龍之身,修為精進遠比他的王兄們強得多,被立為太子也是龍族中人人敬服的。
忽然,不知何處吹來一陣罡風,三人不禁微驚,正凝神以防有人偷襲,那罡風卻是襲向清漪,清漪法力化成的帷帽忽然被人掀了去,露出醜得驚天地,泣鬼神的模樣。
“哇,你好醜呀!”突然一個少年聲音委屈地叫了一聲。
清漪這時感到了一陣嚴熱,山頂的那個鬆樹居然也熬不住著了火,清漪不禁訝然:“太陽真火!”
玄青也不禁啞然,半晌才說:“太昭,你怎麼來了?”
隻見那鬆樹上飛下一隻渾身帶火的鳥來,清漣驚訝一聲:“好大一隻火雞!”
那隻“火雞”轉過頭去看清漣,說:“雖然你不醜,但彆以為我不敢打你!”
清漪也發現清漣可愛的一麵,但凡蒼生都有兩麵性的吧,一個原主也疼了幾千年的妹妹,不會全是讓人恨的一麵。但是世上很多女人在戀愛前和戀愛後的表現是不一樣的,原主和清漣都是這種女人,或者說,女神。
清漪悠然取回自己的帷帽,卻沒有馬上戴上,微笑道:“這怕是三足金烏,不是‘火雞’。”
太昭蹦躂著三條腿,躲在玄青身後,叫著:“好醜呀!我不要見她!不要見她!”
玄青不禁微微尷尬,誠實來說:她確實醜到讓人驚悚。
此時的清漣還是很維護姐姐的,怒道:“你這隻死火雞才醜!連道身都化不出來,還敢說我姐姐!姐姐隻是受了傷才如此,你是沒有見過她從前的模樣!”
太昭與清漣吵起來:“我要不是大戰魔族受了傷,才不會如此!等我恢複功力,亮瞎你的眼!”
清漣說:“大吹法螺,大吹法螺!”
太昭不滿地蹭著玄青,玄青道:“清漣神女,太昭已經有九萬歲了,是東皇傳人。五千年前助我大戰魔族,受了傷才至一時無法恢複道身。”
清漣道:“他也是五千年前受傷了嗎?姐姐也是因為那一次劫,說起來正是你們和魔族大戰給連累的。”
清漪淡淡道:“此事也是意外,怪不得他們。”
清漣噘了噘嘴:“怎麼不怪他們?他們和魔族打得日月無光,才會撕出混沌世界的裂口,我們才要這麼辛苦去修補,姐姐還被混沌之氣侵入體/內,毀了容貌。”
玄青不禁訝異:“撕出混沌世界的裂口?這怎麼可能?”自洪荒出世,就封閉了與混沌世界的聯係,怎麼還會有裂口?
龍族如今占著天宮,受日月和三百六十周天星鬥的靈力滋養,與地上靈脈得靈力是不一樣的。
太昭卻道:“難道你們去了九幽?那可是禁地!”
清漣不禁心虛,因為到時候要取“紅珠神參”是要去九幽的,便是擅闖也顧不得了。其實天庭將之列為禁地,正是因為九幽之境方圓千裡,也是一個經常泄漏混沌之氣的地方,都說那裡接近混沌。但是那裡也有混沌獸守著洪荒世界第一靈藥。
清漪道:“是在大荒山地底,不是九幽境。五千年前的大戰撼動了大荒山的地脈。”
玄青歎道:“原來如此。神女可尋著治傷之法?”
清漪心想此時條件不成熟,也就不明說大約要他獻點血給她當藥引,隻道:“我還在翻閱父君留下的典籍,有點心得。”
太昭覺得她也是五千年前受的傷,就沒有那樣嫌棄了,從玄青身後走了出來,那金烏腦袋衝她看了看,又不忍直視。
“我要是道身變成這樣,我寧願化不了形。你好可憐呀!”
清漪不禁一多汗,這人要是放在現代,一定特彆招人恨,太不會說話了。大約也隻有玄青受得了,還能收為己用。
據原主記憶,這太昭仍是東皇太一應劫後,其屍身由太陽真火自燃,足足燒了一千年,火息之後,出現一塊靈石,靈石又吸收太陽精華萬年,之後就蹦出這隻小金烏了。可以說是太一的兒子吧。
清漣聽了不由得氣憤:“你再敢胡說,我就拔光你的雞毛!”
太昭暴跳如雷:“你說誰是雞!玄青,你不要攔我,我要教訓這個丫頭!”
如原主記憶中一樣清漣大約是要和太昭成為互相拌嘴,相愛相殺的朋友的。
玄青說:“我沒有攔你,但是你現在連原來十分之一的法力都沒有,怕是打不過神女。”
清漪悠然笑道:“但你可求太子幫你,然後兩個男仙打我妹妹一個。再傳出整個洪荒,那你們比五千年前還要威震洪荒了。”
太昭不由得跳腳,道:“你們姐妹都不是好人!一個壞,一個又醜又壞!”
“太昭,神女不過跟你開玩笑。”玄青不由得歎服,這清漪神女從前定然是如清漣神女一樣絕世風姿,此時毀了容貌,還氣度朗朗,境界可不一般。但想她之悟性不落於他,她又是大荒山之主,與她結交,於己沒有壞處。
玄青頗懂收攬人心,結交四海八荒能人,自有一股令人如沐春風的王者氣度,清漪見他果然不計較她的玩笑話。
委托人希望自己能讓玄青看得見,隻怕當初玄青隻看得見清漣,這讓她深深受傷和嫉妒。
但這“看得見”總不是要她去和玄青談戀愛吧,儘管這是一個比她見過的所有男人都要俊美的男神,但是這一回她並沒有打算那樣做。
如果玄青真的會喜歡上她,給她任務完成的評價,她會離開,讓原主接手她接下來的“神生”,一直到她的量劫,原主就隻能結束。畢竟她不是原主,就算融原主之情,她也無法處理和妹妹喜歡同一個人這樣的事。
她理解原主執念的愛慕,卻並不認同。
清漪見上清已閉關,講經結束已久,而她們姐妹有六百多年未回大荒山了,於是也戴上帷帽,起身告辭。
清漣偷看了玄青一眼,心中頗為不舍,但她畢竟情豆初開,是不敢輕浮尋機接近。玄青也久離天宮,趕忙回去。
各自乘了座騎飛天踏虛離開。
一回大荒山,白瑤彙道了大荒山這六百多年又有多少新妖族生了靈智,又有多少妖仙過不了劫身死道消,清漣聽到其中逝者還有不少她的舊時,不禁很是悲傷。
清漪不禁想:除了為了男人,清漣還算是重感情的人。
清漣忙著悲傷時,清漪因為聽上清帝君講經,已到新的境界,當起了宅女繼練修煉,但想劇情要來時,她再趁機取得機會也好。
修煉不知歲月,她入定醒來,感覺修為再次提升,不禁練習運使父母留下的幾樣法器。這日在大荒山最高峰盤膝,取了鳳凰琴出來彈奏。她穿越多世,累加幾百年了,吹拉彈唱之類的事正好都會一些。
這時彈奏伏羲的鳳凰琴,自覺玄妙不可言,其琴音有法力,能迷人心智,讓人陷入彈奏者的迷障之中;這琴音也能形成音波攻擊,和很多神仙的法寶一樣。作為天地間第一盞琴,力量強大猶如先天法寶。
忽覺天空祥光漫天,瑞霞萬裡,遠遠傳來一道清冷嗓音:“吾乃盤古正宗,當立大教,解眾生之苦,截取一線生機!”
但覺功德瑞氣從天而降,正是西昆侖的方向,清漪不禁訝然:上清帝君是拿錯劇本了嗎?明明不是《封神》,怎麼還有成聖一說?
清漪更是納悶:聖人與天地同壽,女媧都應劫而逝了,那說明她都沒有成聖。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清帝君難道是第一個成聖的?
OMG!
這些亂七八糟的,不會是開玩笑吧?
現在他立教,洪荒的發展會不會走向封神世界?但是人間也根本不是夏商時代呀。
上清帝君成聖震動了四海八荒,原以為修仙到了“仙帝”已經是極致,而道祖已然合道,可以不計。
沒有想到上頭還有更進一步的“聖人”。
這給四海八荒的大能者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而占著天庭的龍族這時覺得麵對比“帝君”更高級的品階太可怕了,他們如何駕馭得住呀!
清漪怎麼也沒有找到原主記憶中所謂“成聖”的事,看來劇情亂入了。
上清帝君成聖,各方道友前去恭賀,清漪也打算前往,正要叫清漣,但在大荒山方圓千裡探尋不到她。
喚來白瑤,她說:“二公主離開大荒山去遊曆了。”
清漪微微蹙眉,白瑤又忙解釋道:“二公主因為大荒山許多人都未過劫而逝,很是傷心,所以才暫時離開大荒山的。當時大公主還在閉關,二公主也不能打擾。”
“安全沒有問題吧?”
白瑤道:“二公主帶走了寶蓮燈。”
寶蓮燈是鴻蒙未啟,萬物混沌時,女媧盜來天火,照亮洪荒,與盤古共同開創洪荒世界。開辟洪荒的時候集天地精華,化為一盞法力無邊的寶蓮燈。
此世界女媧伏羲應劫,天庭尚是龍族掌權,當然也沒有傳給什麼三聖母。寶蓮燈這法寶威力巨大,卻是不挑人的好使,因為清漪疼愛妹妹,都是給她用的。大荒山的其它先天寶法卻是太挑人,沒有領悟的人要麼用不上,要麼勉強用了也是威力有限。
清漪細細回想,幾千年的事有時她也混亂。
她一算,清漣這回怕就是有驚無險與玄青大有因果的時候。也罷,該來的還是要來,去給上清聖人道賀更重要。
乘坐金甲麒麟獸飛往昆侖,到了上清道場,但覺各方仙人集聚,上清未必都現身接見。眾仙見大荒山神女從祥光中乘神獸而下,不禁都敬重三分,女媧應劫,那也是創世女神。
多寶道人上前來,施了道禮:“神女好,家師令我恭請神女。”
“多謝道友。”
萬仙讓出一道甬道,大弟子多寶帶著清漪前往內殿,卻見一個菩提樹下坐著一個青袍男神,仙氣沁人的道袍上顯出青蓮祥紋。
但見浩瀚懊妙的仙力籠罩其身,讓人可以忽略他的容顏。而看見他年輕的模樣,清漪也沒有露出什麼大驚小怪的神色。
“見過聖人。”
“坐吧。”他睜開眼睛。
清漪在一個蒲團上坐下,她見他以真麵目相見,而對方是聖人,她的法力化的帷帽也不過是自欺欺人,於是就摘掉了。
上清道:“我欠道友一段因果,道友可有何心願未了?”
清漪倒是奇怪:“我聽聖人講經,實有師徒之實,如何是聖人欠我一段因果?”
上清道:“我以立教功德證道成聖,而之所以立教,是因為與道友論道而頓悟,此中因果不小。我修煉百萬年,未能斬去‘自我’,不能更進一步。而立教是另一條成聖之道。”
清漪道:“我與聖人論道?是指……大道五十,天衍四九,留一線生機?”
上清得其中之妙,微笑點頭。
清漪暗想,這是後世看過《封神》的人都知道的。但是三清之中,最合清漪胃口的還是截教,最重要的是他的眾生平等,有教無類,反對精英壟斷教育,這種精神是真正的心留大慈悲。若放在古代,那是“世界大同”思想,放現代也有“兔子”的味道。
清漪世世會爬上精英階層,但是她最不喜歡的是精英式的冷漠思維,她最後做慈善付出的努力,何嘗不是為“天衍四九”限定了格局的底層人努力?
因為她本就是老百姓,穿越也不要喪失這種初心,再大的成就也不要成了為了當那種邪魅狂霸拽的人而失去自我靈魂的人。
“道友悟性奇高,若非之前因果,我當正式收你為徒。但是現在,我與道友平輩相交吧。”
清漪道:“聖人心懷大慈悲,當有此機緣,我也不過受聖人點化,而有那番領悟。而我的領悟若有相助聖人的地方,也是聖人自己的善緣。”
上清忽道:“神女對於立教功德成聖有何看法?”
清漪不禁想到《封神》主線的發展,雖然這個不全是那種背景,但是上清確實是立下截教,注定要敗落。聖人雖不死,但是他也要永居三十三天外的紫霄宮吧,那未必是好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