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村(08)(1 / 2)

我有金手指[快穿] 傳山 7372 字 2024-03-28

沈家時隔多年以後,第一次過年時全家大團圓。

對於老二離婚的事情, 老爺子老太太都沒有說話。隻是催促他再找一個, 睜大眼睛找一個好女人。

家裡熱熱鬨鬨的, 三個孩子與大姐雯雯也逐漸熟悉起來。

沈清和是家裡最懶的懶骨頭, 每天睡到八點九點多才起床。

外麵白雪茫茫,也沒啥地方去, 過年時的上崗村多了不少人氣。

都是回來陪老人們過年的子女 。也有一些, 知道上崗村有水源以後, 家裡的窯洞再收拾齊整,偶爾也回來住住的人家。

過年還是農村更有韻味, 至少鞭炮能放, 還能上山祭拜祖先。

不少搬出去的老人也帶著子女回來過年。

祖輩曆年也沒有打出水, 等搬遷以後,讓沈家的小子到處打水井,居然打出來不少深井。

沒有人懷疑沈清和有什麼不對, 隻是覺得這小子有錢了。帶著鑽井隊, 東打打, 西打打,打出來不少水井,但也有很多地方白忙一場,沒有打出來水。

打完以後還得再填埋一通, 費了不少時間和人工,這都是需要花錢的,也就是他有錢任性, 才能這麼胡搞。

年後,沈清和坐鎮上崗村。春回大地,休息一個冬天的農民們,揮舞著手中的鋤頭,又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灰黑色的枯枝煥發新的生機,嫩綠的小葉子鑽出來,點綴在灰黑的枝丫上。

沈家的六處承包地,到處人頭攢動,能看見不少的人,有男有女,有老人有中年人。

特彆引起人們注意的就是,上崗村附近的山林,早就隻剩下零星的歪脖子樹。如今黃土地上鋪滿了嫩綠色的絨毯。

再過一段時間嫩綠的草絨毯自然變換成草綠色,一年四季都有不一樣的顏色。

“老旺,咱上崗村的人白搬下山。你看看,又都回來啦。”在老旺叔身邊一起做事的老張頭感慨著。

“搬回來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和娃做的好,看看咱村的人不出去也有事情做。

等和娃做好了,他說會帶著我們一起乾,都奔富裕大道。”

老旺叔沒說的是,他們留守的其他七戶都已經商量好了。跟著和娃乾,他種什麼,他們就種什麼。

三天後,都種西瓜,藥材要等和娃今年看看市場,明年他們才種。

今年他們除了種點糧食和蔬菜自己吃,其餘的打算全部種西瓜。

和娃包銷,他們不怕賣不出去。和娃還包給他們育苗,隻是苗子的價格比外麵的貴,他們知道和娃估計搞來的新品種。

貴就貴吧,和娃不會賺這種錢。

荒山林,已經有了嶄新的變化。在老喬主任的廣播下,養牛養馬養羊的人家,都沒有把牛羊馬牽到荒山林去吃草。

那地方正在恢複,還不能禍害。

其實有時候老農們憑借經驗,也知道一些事。隻看他們願意不願意去做。

沈家果園前麵,停著無數的摩托車,都是一家家來種果樹的。

地裡已經再深耕平整,除草,全部弄完。

如今是挖樹坑,施肥,再種樹。

三天後,果樹能全部種完。麵積大,要種的果樹多,可架不住人多。速度依然很快。

果園裡,種完果樹,然後再在果樹的空隙間種西瓜。

外麵也有兩百多畝地種西瓜。

分早中晚三批不同時段的種,保證整個夏季,從五月中到十月,都能吃到沈家種的西瓜。

貿易公司也在接觸一些中成藥生產廠家。

半個月後,半夜下起穿越春雨,有人趁機施法,讓果園西瓜地藥材地,全部得到靈雨的滋潤。

又是半月,所有人都發現,莊稼越長越好。自家的西瓜,還有沈家的西瓜,已經果園,藥材,竄高一大截,苗子青青鬱鬱。

農民無論家裡是否有錢,都盼望著莊稼能豐收。

沈家的植樹造林沒有停下,荒山林,沈清和一個人沒事就會過去植樹,從靠近村子的這邊開始植樹。

兩個多月的時間,他已經把十裡寬的山林,植滿了第一排的樹。

沈家其他人有時間就過來幫忙。

今天兄弟倆又提著樹苗,還有鐵鍬,小板凳,水壺,以及水桶,朝著荒山去。

“哥,再有不久,咱家種的第一批西瓜就要上市,真的能賣高價不?”沈清文還有些忐忑,他也拿出來錢承包了一百畝荒地種西瓜。

“能,少擔心這些。想想怎麼在荒山多植樹。”

沈清和不想回答這個問題,老三一天問幾遍,都把他問煩了。

“好叭,多植樹。”

沈清文確實是聽話的寶寶,爸媽和哥哥說什麼就是什麼。他隻賣力氣,聽話照做。

五月底,第一批西瓜在西京上市。市中心的一家西瓜店,沒有怎麼裝修,可每天早上都是人頭攢動。全是來買西瓜的老爺子老太太。

西瓜店還隔幾天賣一次蔬菜,都是半夜摘下來的新鮮蔬菜。全是無公害的綠色蔬菜,農家自己種的蔬菜,吃不完的部分才拿來賣。

價格當然不便宜,可沒有人說價格太高的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