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2 / 2)

靜儀覺得脊背發涼。

潘月兒大抵是對傅新動了感情的,可傅新恐怕是對她沒有半分真情,隻有利用。

可就事論事,能夠說傅新做錯什麼了麼?

不能。

他不過是說了一句公主殿下的喜好而已,其他的事情,他沒有動手,隻是靜觀其變。

靜儀記得,她在前世也看過類似於這樣的案子。

主人公不做任何手腳,不沾染任何罪惡,隻是預測好了事情的發展,再慢慢誘導,有時隻用幾句言語挑撥,就能叫其他人在不知情中替他做了事情,甚至殺人放火後還以為是出自自己的本心,不乾主人公任何事情。

主人公就這麼一身清正,不留任何痕跡。

簡稱,完美犯罪。

靜儀不解道:“他和太太之間……”

有什麼深仇大恨呢?

傅文道:“你那時太小,可能不記得了。那是在大約康熙五十六年吧,京裡爆發過一場很嚴重的時疫。

靜儀自然記得,那是自打她穿越以來京中鬨時疫最嚴重的一回,二姐姐就是那一年走了的。

“我記得,那時阿瑪還在察哈爾,家裡頭太太當家。那次時疫鬨得厲害,家裡頭也謹慎得很,隻要是染上病的丫頭和仆役通通挪到了莊子裡。傅新的姨娘也有些不好,大半是染上了時疫。太太當機立斷,也將他姨娘拖了出去。莊子裡沒有好大夫,東西也缺得很,傅新的姨娘最終……不治身亡。”

傅文記得,當年萍姨娘得寵得很,也十分風光,算是納喇氏的勁敵吧。對於萍姨娘的病逝,傅新一直堅持,他的姨娘隻是普通的風寒,不是時疫,認為是納喇氏挾私報複。

隻是,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了。

傅文和李榮保難得意見一致了一回,傅新絕對不能留。

傅文認為,傅新今天能為了扳倒納喇氏對靜儀出手,下次很有可能為了其他事情對靜儀不利,堅決不想再冒這個險。

李榮保則是氣傅新的行為,隻顧自己的那點想法,不顧家族利益,連公主都敢冒犯,日後還不定做出什麼大不敬的事情。

前幾年茶葉賣價好,納喇氏也曾經派人去福建置辦了幾處茶園。就叫傅新過去幫著打理產業罷,沒什麼事就不要再回京裡來了。

傅文從李榮保書房出來的時候,遇上了傅新。

“父親預備怎麼處置我?”

“父親原想叫我去尋你來問話,既然你都來了,就自己去問吧,我先回府去了。”

“四哥。”傅新喚他。

傅文止住腳步。

“代我向公主說聲,我很抱歉。不過,我不後悔。”

= =

四爺原也覺得,富察府中應該不會有人敢對公主下毒,但是以防萬一,還是叫人就納喇氏和她身邊的丫頭媽媽都查問了一番。誰知這麼一問,就把當年求符的事情問了出來。

畢媽媽是家生子,女兒做了納喇氏身邊的丫頭,兩個兒子在納喇氏娘家府裡做事,不知為著忠心,為著兒女性命,還是納喇氏真的清白,畢媽媽一直到了最後都咬死了說是跟主子無關。

但是四爺總覺得後頭有納喇氏的影子,不管納喇氏是不是冤枉的,不管是畢媽媽自己做主的還是納喇氏授意的,四爺都不能再叫她留在女兒身邊。

靜儀病愈後特意進宮了一趟,叫著阿瑪和額娘放心。

四爺說了納喇氏的事情,詢問靜儀可否知道。

靜儀:“多少知道一點,也不過是聽人提了一句,沒查出來什麼證據。再說您都說過這事兒不許再提,我不想叫您難做。那日我已經點過她了,看太太已經有了悔改之意,便想著就算了。”

一個巴掌拍不響,就算她是占理兒的,可若是她跟駙馬家裡頭鬨大了,鬨掰了,駙馬家裡固然落不著好,她一個“跋扈”絕對跑不掉,等於是兩敗俱傷。

她是雍正一朝唯一留京的公主,她的所作所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四爺教導子女的水準。阿瑪待她如此之好,她無以為報,不說要給阿瑪爭臉,起碼要做到不給阿瑪丟臉才是。

想到這裡,靜儀對著四爺笑笑:“駙馬的幾個弟兄和他阿瑪都對我很好,太太雖說是……哎,但到底不難應付。阿瑪不必替我擔憂。”

四爺想了想,還是決定尊重靜儀的意見:“靜兒覺得怎麼處理更好一些?”

靜儀道:“您金口玉言,說了不許再提,到底不要再翻出來,就讓她離著我遠一些罷。”

她畢竟不是地地道道的古人,現代人的觀念仍然根深蒂固在腦海。以一個現代人的眼光看,納喇氏的所作所為沒有構成什麼重罪判決條件,離得遠了,兩不相擾,自是最好。

四爺歎氣,這法子就是有些軟了點,不過也不是不行。他這姑娘就是這麼個性子,李氏還擔心,他這個阿瑪慣著她、事事順著他,總怕靜儀日後“長歪了”。誰知過了這麼多年,靜儀不是長歪了,而是太柔了。

罷了,就按她說的做吧,當為她積福了。

“行,這事朕來做。”

昨兒慧儀過來探病,跟靜儀聊了許久。靜儀也是從慧儀口中得知,以前納喇氏剛剛嫁到富察府時,不是現在這樣的。

是什麼時候開始發生轉變的呢?

慧儀記得,好像是在雲姨娘入府的第二年後,太太就變得和初嫁時候有了很大的不同。

雲姨娘是貴妾,又極為受寵,一直在察哈爾幫著李榮保打理事務。當年李四兒的事情在京中鬨得不小,納喇氏看得膽戰心驚,總擔心著雲姨娘會同李四兒一般把持家務、將爺們兒騙得團團轉,最終將她取而代之。

可以說,雲姨娘就是納喇氏的噩夢。

雲姨娘最後的下場並不好,育下一子後沒過幾年就撒手人寰了,那孩子最終也沒留住。李榮保並不缺人伺候,否則不會有這麼多庶出子女,沒過幾年後,府裡再也沒人提起雲姨娘這個人了。但她對於納喇氏的影響依然是深遠的。

後來納喇氏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什麼都要,什麼都管,要把府裡的一切都攥在手裡、所有權利都攬在手裡。

數年以後,她在府中的苦心經營又回到起點。等她離開以後,總會有新的姨娘接手府中的事情,打理李榮保的日常起居,這般發落,可能比殺了她還要難受。

阿瑪真是有求必應啊!

靜儀對著四爺笑笑:“有您在,我就什麼都不怕了。您一定要好好休息,注意身體,沒事兒多去外頭動動,一直都健健康康的,長長久久地陪著靜兒。”

四爺揉了揉靜儀的額發:“好,阿瑪一定會長長久久的陪著你。”

= =

富察府的正院內,李榮保對著納喇氏宣布最後的審判結果。

“前些日子,浙江處置了一批官員,傅玉新得了一個外放的差事。你一直身子不好,京裡這兩年忽冷忽熱的,不比江南舒坦,你就隨他出門養病吧。”

家裡人都知道了納喇氏做了什麼不上台麵的事,隻可惜皇家辛秘,不能宣之於眾,上頭隻能采取這種方式叫她遠離公主。

四爺是個公正的人,同為佟家子弟,隆科多倒黴了,慶複還好好的,當年阿靈阿倒黴了,但是訥親這一門卻很得聖眷。滿人本就不多,上三旗的可用之才更是少之又少,隻要傅玉有才,相信日後就不會埋沒。

李榮保倒是覺著,外放對於傅玉來講未必是壞事。

人人都知道納喇氏之前病過好一段時間,這會子跟著傅玉出門“養病”,大家都以為是傅玉孝順要帶母親隨行,或者納喇氏不放心傅玉一個未婚小夥兒,跟著出門……都合乎常理。

李榮保特地上了折子叩謝四爺,既發落了納喇氏,又保住了家裡,到底是萬歲開恩。

納喇氏也知道,京官總比外放官員升職更快一些,就是她看不上的國子監都比江浙地方上要強百倍。

她再沒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會拖累到傅玉的前程。

納喇氏恍惚想起了以前同雲姨娘鬥法的時候。

那個女人能隨著李榮保北上,而她隻能留在京中照顧一家老小。她不比雲姨娘嬌媚,不如雲姨娘寬和待下,也不如雲姨娘更懂李榮保的心。

作為正房太太的她曾經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培養幾個孩子。女人前半輩子看寵愛,後半輩子看孩子,隻要孩子們都能好好的,她就是勝利了的。

而今一失足成千古恨,甚至影響到了孩子們。

多年苦心經營毀於一旦,最重視的那些東西,終歸還是被自己毀了。

等她離開以後,會有另一個人代替她照顧李榮保,幫著兒媳們理家,代替她的位置。

想到這裡,納喇氏就不寒而栗。

作者有話要說:  駙馬家的事情就暫時告一段落啦,接下來重心會回到靜儀的家人身上。

接下來的幾個周末都會有加班(不要啊),祈禱一下不要太忙,發紅包攢RP,依然是今天評論區前排掉落九十九個萌萌噠小紅包,感謝大家的一路支持,小心心送你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