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投石問路(2 / 2)

國民法醫 誌鳥村 7004 字 2024-03-23

韓大隊長眼睛一瞪:“我可告訴你,你這樣子說一半吞一半的,放在偵探片裡麵都是要倒黴的,到了晚上,第一個死的就是你這種。”

“哪有那麼玄乎,我想清楚了再說。”柳景輝擺擺手,又道:“我看廟裡還有空房間,咱們住一晚看看。”

“有必要嗎?”韓大隊長嘴上說著,還是跟著去找住持了。

他對柳景輝的信任還是有一些的,至少足夠陪睡一晚的。

江遠也不反對。

他願意跑來現場,還是最近做桉子做的有點悶了。特彆是顱骨修複術這種技能,有趣的地方也有趣,沉悶的地方也是真沉悶。帶著筆記本出來,做一會歇一會,也是不錯。闌

小廟的風景挺好,固然比不上四寧山的水準,可也是青山綠水,遠看峰巒疊嶂,近看深溝嫩肉,有善男信女們給捐修了亭台,坐在裡麵,泡一壺茶,一邊看風景,一邊看筆記本屏幕,倒也輕鬆寫意。

至於柳景輝等人忙忙碌碌的做筆錄,江遠並不看好。這要是傳統偵探劇,將所有嫌疑人都集中到一起,再通過詢問的方式,來找出前後矛盾者,那也就罷了。

可問題在於,就小廟目前的環境,根本是不可能將嫌疑人都集中到一起的。

而傳統偵探劇,之所以會采用這樣的模式,也是19世紀的英國警察的破桉手段太少。沒有指紋,沒有dna的時代,最鐵的證據就是凶手自證其罪,也就是口供為王。

到了現代,口供的價值早就垮塌了。最帥的刑偵模式是0口供的,而凶手想要應對傳統偵探,隻用一招“記不清”了,就能吊打其中的九成九。

包括柳景輝這樣的。

特彆是在麵對一群平均年齡60歲的初老人群的時候,顛來倒去的回答,不斷糾正的語言,還有無限多的廢話……闌

柳景輝突然意識到,這小廟裡的居士們,與山下的普通人的最大區彆。那就是他們真的無聊……

這些老太太,一個人的詢問筆錄,就可以寫大幾十頁,最厲害的是,當刑警詢問他們“是否有補充”的時候,他她們總是有補充的……

“累死了。”晚上9點,在城市裡還覺得尚早的時間,柳景輝腦袋都要炸裂了。

他躺到四人間的高低床上——小廟提供的標準房,整個人都像是煮熟的蝦一樣。

“有那麼累嗎?”韓大隊長覺得還好,就是房間裡的腳臭味逐漸濃鬱了。

柳景輝沉沉的“恩”了一聲,也不想解釋,翻了個身,問:“江遠,你做的怎樣?”

“顱骨修複的話,進度還行。下午喝了兩壺茶,稍微有點睡不著。”江遠道。闌

“早知道,應該把孟成標喊過來。”柳景輝嗚囔著道:“他做的詢問筆錄還是很不錯的。”

“我也可以幫忙。”牧誌洋小聲說話,他今天跟著江遠溜達,啥都沒乾,無聊的要命。青山綠水雖好,看的久了,也是真的無聊。

柳景輝嗬的笑了一聲,正要說話,突聽韓大隊長大喊一聲:

“誰?”

砰!

冬冬……

一個石頭被紙條裹著,砸破了窗戶,滾落在了地上。闌

窗戶被砸破,發出了“砰”的一聲,石頭落地的聲音卻分外的沉悶。

剛剛有說有笑的四個人瞬時間都有些發愣。

緊接著,就聽牧誌洋“嗚”的一聲,從架子床上跳了下來,一把拽開門,借著慣性竄出去,漂移出門,再繞到窗前的綠化帶前,已經是看不到人了。

“保護現場,保護好腳印,其他人不許過來!”柳景輝腦海裡第一時間想到了江遠的足跡鑒定的能力。

有那麼一瞬間,柳景輝甚至浮現出一個念頭來:這鬼桉子彆就這麼給偵破了!

住在隔壁房間的另外四名警員,也是紛紛的出門查看。

韓大隊長“嗬”的笑了一聲,緩解氣氛道:“還好丟進來的不是手雷。”闌

嘴上說著騷話,韓大隊長也是第一時間掏出手機,啪啪啪的拍了幾張照片,接著就撥通了刑警隊的座機,開始安排人手上山來。最重要的是,要痕檢們攜帶裝備過來。

他們這趟上來,隻帶了最基礎的勘察箱,麵對落在眼前的關鍵物證,肯定是不夠用的。

柳景輝卻是笑不出來,緊張的坐起來,先掏出手機,給地上的石頭拍了幾張照,再問江遠:“你來看看?”

“好。”江遠也是睡上鋪的,他從另一邊跳下來,再取了手套戴好,又拿了鑷子,再道:“開攝像頭,執法記錄儀也戴起來。”

這很可能是關鍵證據,而且是能致凶手死亡的關鍵證據,自然要嚴格執法。

石頭跟一顆潮汕牛肉丸的大小差不多,外圈的白紙皺巴巴的,江遠在桌麵上鋪了東西,再將之拆開,就見白紙上,貼著五個字:

“殺人者張芬”闌

五個字分成三截,“殺人者”,“張”,“芬”像是分彆從雜誌裡剪出來的,字跡都不大,剪的很規則。

“這是那個女居士的名字,55歲的那個。”柳景輝眉頭緊蹙:她殺得了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