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第 174 章(2 / 2)

燕承詔與裴少淮合作數月,早已形成默契,他通曉裴少淮的策略,遂抬手擺了擺,讓諸位部屬安靜,先不要急。

又道:“傳八位幕僚來見。”

那八位觀測風浪的老幕僚正好也有急事來報,就在將營外守著,此一召見,很快便進來了。

領頭那位老幕僚神色有些焦急,行禮後稟報道:“指揮使大人、知州大人,若按風速來算,倭船恐怕是打算十八日靠岸雙安州。”

濤之起也,隨月升衰,從兩弦到望朔,潮水日漲。

望月之後兩三日,潮汐起伏最大。

想來倭船是想借著東北風和大潮,順勢而來,直逼九龍江口。這樣的風力、潮力,遠足以抵消九龍江水外流的推力。

若隻是如此,尚不足以讓老幕僚焦急,裴少淮問道:“還有其他境況?”

老幕僚點點頭,應道:“若是推算無差,十八那日是二十年一見的大漲潮。”

日月一線相引,潮水更高更急,推力自然也就越大。

在這樣的大潮之下,倭船即便收起風帆,也能全速行進,實屬於來勢洶洶。

相反,嘉禾衛逆風、逆潮而行,很難繞到倭船的背麵去;若是正麵相抗,也容易吃逆風、逆潮的虧。試想,倭人一架輕便的關船全速而來,靠著尖銳的水押撞破嘉禾衛的大船,如此一算也太不值當了。

裴少淮也眉頭微皺,先前沒有預料到會遇上二十年一見的大漲潮。所幸幕僚們發現得早,還有時間準備。

裴少淮皺眉是在思索對策,在外人看來,卻以為他是有所顧慮。

一位驍勇的船將站出來道:“將軍、大人,逆風逆潮又如何?接舷近戰、白刃相見又如何?隻要將軍一聲令下,我等必定誓死把倭寇堵在雙安灣外,叫他片板都靠不近岸上。”

其他將領紛紛出聲應和。

一時間再次士氣高漲。

裴少淮自然知曉,靠著大船、火器,正麵硬剛也能取勝。

隻不過代價太大、戰損太多,他並不想如此。

此戰用的畢竟是百姓們的商船,掌舵揚帆的是三個氏族的船員,不能為了一戰而讓雙安州元氣大傷。

燕承詔依舊冷靜,再次擺擺手,沉聲道:“安靜,聽知州大人安排。”

再給裴少淮一點時間。

營房裡頓時靜默,目光皆聚在裴少淮身上,約莫過了一炷香,裴少淮終於起身來到海防圖前,神色恢複自然,胸有成竹,他說道:“大漲潮吞山挾海,氣勢洶洶,能讓倭船提速不假……卻也能讓倭船失控。”

畢竟安宅船遲鈍,關船輕薄。

看似處於劣勢,卻又不全是劣勢,可以轉劣為優,大大減少戰損。

“倭寇精於預測風浪,也精於航行,卻不比我們熟悉雙安州外海,我等可以想法子把倭船引到此處。”

眾人順著裴少淮的手望去,隻見他指著海防圖上的“鳳尾峽”。

一處外寬內窄的海上通道,形似喇叭。

將領們遲鈍一些,尚未想明白此中道理,反是那幾位老幕僚瞬時明白過來,方才的急色一掃而空,忍不住讚歎道:“知州大人好計謀。”

裴少淮隨後又仔細為眾人講訴了其中道理,眾人恍然大悟,麵露喜色。

剩下的便是如何“請寇入甕”了,裴少淮借著海防圖繼續說道:“雙安州外海看似遼闊,實則能走的海道並無幾條,更何況海潮洶湧,船隻飛速難控,我等隻要在南邊鎖住這幾處,倭船便隻能往西駛進鳳尾峽內了。”

“大人,北邊尚未設防。”有人提醒道。

燕承詔與裴少淮相視,他出言道:“北邊不用管,我自有打算。”

因為北邊有王矗守著,若是王矗失約,讓倭船北竄,則到了泉州府的海域,那裡亦有衛所鎮守著。

……

夜幕下,裴少淮站在崖石上,眼前正是狹長的鳳尾峽。

崖岸對麵為一海島,與崖岸相夾,形成了海峽。

夜色下隻能模糊看見海島的輪廓,而風浪聲不絕於耳。

鳳尾峽內的海浪已經開始加急了。

燕承詔走過來,說道:“前方來報,倭船最晚明日就到雙安灣外了。”

頓了頓又問:“裴知州在此處觀望,是在思索明日的戰事?或是有所擔憂?”

在燕承詔看來,一切準備就緒,無需擔憂什麼,照計劃行事就好。

裴少淮的策略已經相當完善了。

戰場上瞬息萬變,兵家豈有十全十美的良策呢?

裴少淮回過身,應道:“確實有所擔憂,卻不是擔憂明日的戰事。”

他解釋道:“明日一戰之後,該來的就都要來了,這才是裴某所顧慮的。”

明日海戰之後,倭寇擾亂不成,裴少淮即將正式開海,來自四麵八方的阻力會一一顯露出來。

平一時之亂易,平長久內患難。

裴少淮換了輕鬆的語氣,又道:“不管怎麼說,總算是邁出了第一步。”

“燕某習武出身,思慮不如裴知州周全。”興許他沒能想通其中所有的彎彎道道,燕承詔說道,“但燕某知道,至少在開海一事上,陛下不會對裴知州生疑,裴知州大膽去做便是了。”

“陛下要懷疑,也是先懷疑燕某。”

裴少淮意會,笑道:“裴某先謝過燕指揮了。”

“好說。”燕承詔也望向鳳尾峽,冷冷的語氣中帶著些興奮,言道,“這夜也太長了些,怎還不天亮……”:,,.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