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第 161 章(2 / 2)

又恰是吉日。

裴少淮與燕承詔啟程南下。與家人分彆的話,早在入朝前說完,兩人換上新官服,今日從宮中出發。

太和殿前,聲勢浩大,吏部宣旨,高喝道:“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合同安、南安一縣為直隸州,朝廷直轄,賜名雙安;改中左千戶所為嘉禾衛。”

裴少淮任雙安直隸州知州,另賜“開海使”,燕承詔暫管嘉禾衛,兼任衛指揮使。

“開午門、端門、承天門——”

三門連為一線,裴少淮與燕承詔由此出宮。時過四年,裴少淮沒想到,自己又一次“享受了”由此三門出宮的待遇。

一個五品官員外任,竟能有如此殊榮,想來大慶唯此一例。

兩人一文一武,並肩出宮時,燕承詔戲說道:“托裴知州福,燕某能有此機會從中線出宮。”聽得出來,這位冷冰冰的燕緹帥,此時心情很是不錯。

“燕指揮是第一次?”

“這是自然。”燕承詔應道。若無大事,午門、端門和承安門三道門不是隨隨便便會開的,更不是臣子隨便能走的。

“裴某不才,中狀元的時候走過一回,這已經是第一回了。”裴少淮一副正經的神態,說著“囂張”的話,又道,“也沒什麼特彆的。”

燕承詔默言。

“與此相比,我還是更羨慕燕指揮翻牆出宮、翻牆入宮。”即將一起共事數年,說話總是要隨性些才好。

“……”

渡口外,南下的官船漸行漸遠,在春日河霧中漸漸模糊不見。禦書房裡,皇帝案上擺著一碟蘇式糕點,香氣誘人,皇帝坐在案前,盯著糕點怔怔出神,久久不動。

“陛下,糕點涼了,老奴換一碟新的來。”

皇帝回過神,應道:“不必了。”他並沒有什麼胃口。

皇帝透過正門南望,喃喃自嘲笑道:“兩個棋簍子都南下了,隻剩朕一個棋簍子在宮中了……”

……

……

船隻沿著水路南下,一路順風,平穩無阻。

沿河不時停歇兩日,上岸見一見各地風情,使得漫長的行程少了幾分枯燥。

小南和小風一歲多,每日到處跑動,總不覺得疲憊,縱使在船上,也總覺得事事新鮮。

某日,小風跑回廂房找到楊時月,奶聲奶氣道:“娘親……要用膳。”

楊時月聽著女兒的話,總覺得有些怪怪的,卻又說不出哪裡怪,問道:“小風餓了?”

小風點點頭。

一旁的小南仰著頭,也跟著說道:“娘親,娘親,小南……亦如此。”

楊時月噗呲笑出聲來,她反應過來,這不正是官人平日裡說話的用詞、神態嗎?心裡猜想,小南和小風正當學說話的年歲,裴少淮在船上閒來無事,自然每日陪孩子玩,這一來一去的,小南小風便把父親說話做事那股文縐縐學了去。

一時又好笑又好氣。

這日,官船停靠岸邊,燕承詔從另一艘船過來,打算找裴少淮閒敘。叫人通報後,還沒見裴少淮走出來,卻見兩個小團子顛顛從房裡跑出來,見到燕承詔一副冷臉,小團子們顯然怔了一下。

但馬上——

“來者何人?”小風道。

“報上名來。”小南道。

燕承詔忍不住笑出聲來,正想著怎麼回應,正巧裴少淮出來,蹲下教兩個孩子道:“小南小風,叫燕世伯。”

“燕世伯。”

燕承詔笑著回應了兩個小團子,又“取笑”裴少淮說道:“裴大人該不是已經教孩子詩詞歌賦了罷?”

裴少淮愣愣不明白,問道:“燕緹帥何出此言?”

聽到一句“何出此言”,燕承詔便明白了,倒也不用專程去教,這位裴大人向來出口便是如此。

讀書人果真就是不一樣。

燕承詔先行告辭,沒一會兒,回去把女兒抱了過來。

小縣主出身富貴,很乖巧,卻顯得有些怯生生的,一直窩在父親的懷裡,不肯撒手。所幸,小風人如其名,像一陣風一樣,圍著小縣主“刮”來“刮”去,很快就俘獲了小縣主的心。

夜半,孩子回去歇下。

燕承詔與裴少淮在甲板上對坐,望著岸上的燈火小酌,本商量著到了雙安州後要怎麼儘快安頓,燕承詔驀地問了一句:“往後,我可以常帶意兒過來嗎?”

話中的意兒正是小縣主。

裴少淮愣了一下,他沒想到這樣的“小事”,燕承詔還專程問一問,他應道:“這是自然,燕指揮見外了。”

燕承詔苦飲了一盅,望著河麵出神,說道:“你知曉,我與內人幼時過得……與常人有異。”他以“有異”一字來形容幼時經曆,又道,“我們害怕,這會不經意間影響到意兒。”

裴少淮明白了燕承詔的苦心。

燕承詔歎而無聲,隻鼻間出了些氣息,又道:“正如我與裴大人之間,我的刀是為君殺人的,而裴大人的劍,是為大慶百姓開海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