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沉寂了幾息,“吱呀”門聲,楊時月不再遮掩濕了的衣裙,前來開門,道:“裴公子,請。”
書案上,宣紙平鋪,娟秀小楷字寫著:
“人徘徊,影徘徊,水茫茫。夢越江頭煙波、留餘香。”
躊躇而躍躍欲試之心,躍然紙上。
裴少淮執筆,左手略托著寬大的衣袖,書案前認真思忖,如此神態最是吸引人。
楊時月細細研磨硯台,發出細微沙沙聲。
裴少淮沾墨後,肅立彎身,揮腕在宣紙空出的半闕處寫道:
“淮上舟楫天涼,夜初長,誰家簷上星燈、月敲窗。”
又在最上方寫上了詞牌名。
全詞即為:
《月上瓜州》
淮上舟楫天涼,夜初長,誰家簷上星燈、月敲窗。
人徘徊,影徘徊,水茫茫。夢越江頭煙波、留餘香。
楊時月輕聲誦讀,還未讀完,臉上已是俏紅,目光留在“淮上……月敲窗”幾個字上。
若說她下闕把小女子心境寫了出來,裴少淮則幫她把意境寫圓滿了,長夜江畔望月明,詩意清幽。
裴少淮的學問才情太醇厚了。
詞牌名“月上瓜洲”又名“相見歡”。
此時無言勝有言,兩人都明白了對方的心意。
裴少淮慚愧言道:“初次相見,裴某身著舊衣,是我誠意不足,望楊姑娘見諒。”他一開始的誠意不足,又何止這一處?
楊時月應道:“裴公子的一身學問,就是最大的誠意。”
男子立身立家。
……
樊園詩會結束,陸家小姐憑著一身的才情,所作的詩句大受讚歎,那句“水上雲波雙雁過,江天一色路亦遙”又頗值得玩味。
寫了雙雁,又把自己的名諱化用進去,那位得才女青睞的才子,似乎與江水相關。
……
……
裴少淮回到家中,竟然失眠了。
翌日,林氏借著吃早膳,含蓄詢問昨夜“偶遇”的情況。
裴少淮一夜未眠,昨夜一時湧現的那股衝動,配合著他年輕的體格,已經壓不下去,竟在母親跟前紅了耳根。
林氏便明白了兒子的心意,笑道:“娘親替你去答複楊家。”
裴少淮大口喝粥。
用完早膳後,裴少淮說起昨夜的詩會,提醒母親道:“趁著父親還在京都,陸家那邊也該走動走動了。”
呼,一下子兩門親事,林氏一時有些發楞,應道:“我省得了,你安心溫習功課備考罷。”
林氏打造了雙魚玉佩,送去答複楊家後,過了幾日,楊家送回一盞琉璃燈——取意照亮少淮前程。
兩家都是一個意思,等少淮春闈過後,再行納采問名,把婚事定下來。
同樣有意同楊家結親的還有裴尚書府,不過奇怪的是,裴尚書替嫡幺孫求娶的不是楊時月,而是楊家旁支不起眼的一位庶女。
以裴尚書的官職,裴少炆的舉子功名,楊家斷沒有拒絕的道理,但楊家婉言回絕了,理由是那位庶女已經說了人家,顯然不願意和裴尚書府結親。
更加奇怪的是,以裴尚書府的脾氣,竟然沒有氣惱,事情就這樣過去了。
裴尚書本到了致仕的年歲,聖上下旨準予留任。裴少淮聽徐大人說,裴尚書今年在朝中做事十分賣力,往日裡那麼一個致力於結交權貴、八麵玲瓏的人,如今竟然毫不在意得罪人,帶著整個吏部編製條例,設限權貴們購置田畝,還領著都察院官員到處巡查,耿直上諫,直言不諱。
那奏折都彈劾到內閣閣老頭上了。
短短一年,比過往在京十數年樹敵還要多。
想及楊家在朝中任職多與審判機構相關,裴少淮心間多了幾分猜疑——裴尚書跟楊家提親,恐怕意不在求娶,而在於試探楊家的態度,再由此推測更多的內幕消息。
而裴尚書變了個性子,頭鐵充當聖上手裡的一把刀,到處樹敵,恰恰相反是為了自救。
二房的這位叔祖父不是個簡單的,他如此不竭餘力,便說明裴尚書府已經陷入了一場大案當中。
老爺子正在力圖自救。
作者有話要說:[1]詞中“涼”“夜初長”“敲窗”“茫”“餘香”等,以及詞的結構,參考自《烏夜啼·不禁枕簟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