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 32 章(2 / 2)

是我唐突了……李三郎在後頭喃喃道,臉色訕訕又羞又愧。

…④無限好文,儘在晉江文學城

段夫子明白裴少淮準備提早參加院試的心思之後,提點他道∶你既已打定主意,學問也到了火候,便去搏上一搏罷,歲末督學大人歸京考校生員學問,勿失良機。

學生省得了。

十一月,府衙張貼告示,說順天督學大人自北直隸其他各府巡查歸來,不日要在順天府學裡講授經學、組織生員歲考,再臨場考校生員學問。

裴少淮等三人雖不在府學上課,可大宗師的講座和歲考,卻是一樣要參加的,否則會被革除童生的名頭。

消息一出,順天府轄內的眾多生員,紛紛趕往府學,臨時住在周邊等待大宗師的到來,十分積極,隻因督學大人是來年六月院試的主考官——哪個生員不想在大宗師麵前討個好印象呢?

初五這日,裴少淮等三個小子穿上童生服,與基他童生—道在府學外列隊,夾道迎接大宗師的到來。

銅鑼聲起,八抬大轎之上,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頭發斑白。聽聞說,這位趙督學原在翰林院任五品學士,去歲方才被任命為北直隸督學大人,文風喜好眾人尚未知曉。@無限好文,儘在晉江文學城

雖隻有五品,但掌管一省之學政,關乎百姓教化,曆來受人尊崇。

今日是順天府張府尹親自陪同。

等轎子過後,又見兩名身強體壯的劊子手抬著一個大箱,緊隨著督學大人進了府學。

眾人散去之後,裴少津好奇,低聲問長兄道∶大哥,大宗師出行怎麼還帶著兩個劊子手呀?瞧著好不嚇人。

不是他想帶的。裴少淮應道,是朝廷規定要隨行帶著的……你猜猜那大箱子裝著何物?

何物?

裝著一套囚衣和刑具。裴少淮解釋道,這是給督學大人準備的,朝廷意思是,一省之督學責任重大,若敢營私舞弊,有悖公允,一經查明,立地行刑,所以才讓劊子手一直跟著,以此來警醒督學大人。

聽著真嚇人。徐言成縮縮脖子,說道,我以後可不要做甚麼督學大人,光想著後麵跟著兩個劊子手,哪裡還有心思授學、考校生員。

裴少津卻道∶我到覺著好,但有公允在,天下有識之才方有機會入朝為官。

午後,眾位生員整齊坐在府學裡,聽大宗師授課。

翌日,則是生員歲考。歲考題目並不難,與縣試難度差不多,但凡平日裡不曾懈怠讀書的,皆能順利答完。那些勉強過了府試,平日裡沒有好好溫習功課的,便要小心了,歲考成績分為六等,若是被評為最末一等,這童生的名頭就沒了,重歸庶民。

數日之後,歲考成績揭曉,判作一等、二等者,再進府學麵見督學大人、順天府尹,由趙督學當場考校學問。裴少淮被判為一等,裴少津、徐言成則為二等,均在此列。

夫子提醒裴少津和徐言成道∶你們兩個不參加來年院試,安靜聽著便是,切莫為了出風頭而貪言。

是,夫子。

考校學問這一日,趙督學所出題目為∶兵食天下之大計。問諸位生員如何理解此話。

屬軍政策問。

場下籌備已久的生員們,自然是躍躍欲試,隻需得了大宗師的賞識,來年秀才之名自是手到擒來。他們多從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或是兵食充足,軍心大穩、戰力之源等諸多方麵論述,抑揚頓挫,喝聲連連。

大宗師亦微微頷首,但並未多作點述。

裴少淮在場下暗想道,趙督學身為翰林文官,從不務兵家之事,明明可以考校四書五經之學問,卻出了這樣一道題目策問軍務,想必他是知曉張府尹之喜好,特意而為之,畢竟張府尹官居三品,高了他兩級。既然是有意替張府尹出的題目,答得好與壞,自然要看張府尹的評判。

裴少淮還在沉思此事,卻聞張府尹呼道∶宛平縣裴少準可在?

裴少淮忽聽聞自己名字,亦是一凜,顧不得沉思,當即上前一步,垂首作揖洪聲應道∶學生在。

十一二歲的少年郎君,身子不高,身姿板正,引得眾生員投目,略帶疑惑之色——為何張府尹獨獨記得這位少年郎?

張府尹乾脆道∶∶你來答。

是。他雖不知張府尹為何記得他,又為何獨獨點了他,但他知曉此乃良機不可失。

裴少淮往前幾步,居於場地正中,抬首望向兩位大人,言道∶學生以為,帝王經論、聖賢謀劃皆視此為先務,蓋兵食足,而禮樂刑政可以同理也,自然無所爭議。然兵食源於田農,田農不產則兵食不足,蓋治兵需先治民,二者不可分也。又成都府天下糧倉,西北疆兵之重地,二者相距之遠,糧草之損不可不計較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