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來曆非凡(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6180 字 2024-04-17

.,

如不是允泰揭露這個謎底。

恐怕誰也不會知道“半畝園”最不起眼的一個小亭子下麵,一個風景的點綴下麵,竟然天長日久的躺著如此龐大的財富。

但即使如此,如果隻單純的憑借肉眼去看,去識彆。

僅憑數量去計算,去衡量。

也仍舊不能了解一個天潢貴胄之家的真正底蘊。

正如那塊刻著“疊石亭”的石頭一樣。

地表上所露出的隻是一小部分,更大的內容永遠藏於地底下。

所以,也隻有再加上允泰親口介紹,洪衍武對這批寶藏的實際價值才能真正有所了解。

敢情這批寶藏的曆史比“半畝園”的曆史還要久遠。

來曆非常傳奇,與它的價值一樣不同凡響。

據允泰所說,那是完顏家的老先祖達齊哈奉命征討平西王吳三桂,隨大軍圍困昆明時,意外獲得的。

當時駐守要道的達齊哈發現了一路吳世璠的車隊。

他帶著自己的兵丁剿平了之後,居然發現車裡運送的既非金銀財寶,也非糧草輜重,而是這些石頭。

之後再經審訊押隊軍官才得知,這些東西都是吳三桂在雲南積累的上等翡翠原石。

原本是這老小子打算在造反成功之後,打造一套稱帝祭天的禮器的。

一直藏在昆明城外的地下寶庫之中。

如今便成了困守昆明的吳世璠求緬王發兵相救的最後底牌。

後麵的事兒自然不用說,達齊哈“截胡”了這筆潑天財富,已經不想其他了。

不但軍功沒有上報,而且很快就著人殺光了車隊所有人滅口,並把大石深埋於此。

直至攻克昆明之後,達齊哈才令專門駐守在此的門下包衣,分批分次地,把這批石頭不顯山不露水的運入京城。

但相當可惜的是,也正是由於這批翡翠原石的質地太好了,反倒讓完顏家不敢染指享用。

不說彆的,開出的第一件一米多高的翡翠玉佛,就因為質地體量冠絕宇內,很快引來了索額圖和明珠的雙雙覬覦。

最終達齊哈為消弭左右為難的禍事,還是得選擇上趕著敬獻孝莊皇太後,才算把這燙手的東西處理掉。

於是他從此再不敢泄露有關這批寶藏的半點消息,真正明白了否泰相承,禍福相依的道理。

後來,這批石料就被他作為基座,修建了一個小佛堂,用以掩人耳目,消災避禍。

這件事,自此就也成了完顏家族曆代父子相承,口口相守的大秘密。

再之後到了道光年間,這批石頭才最終由完顏麟慶移入了半畝園之內,一直存藏至今。

而唯一的變動,就是佛堂變成了“拜石亭”,顯得更不起眼了。

至於說道這批石頭的價值,恐怕真的是無法估量的。

或許隻能用舉世無雙和富可敵國這兩個詞來形容。

因為要知道,這既是吳三桂就藩十一年的珍藏,又是可以求得擁有無數翡翠的緬王發兵的東西。

光從這些角度來設想,就夠了不得的,恐怕價值並不亞於曆史上獨一無二的和氏璧。

而實際上慈禧禦賜完顏氏的翡翠扁方,就是王蘊琳那個傳家寶。

雖然出自道鹹年紀著名的二石之一,可謂大內的一等一精品。

但要和完顏家的藏物來比,恐怕還要略遜一些。

因為“一口鍋”和“三萬三”這兩件翡翠原石再好,也出不了一米以上的翡翠佛啊。

而這就牽扯到最本質的問題了。

那就是當今世上的最佳的老坑料已經消耗殆儘。

像這樣的好料、老料、大料,世上已經再難得見。

這麼想想看,這批在幾百年前就足以能引得抄家滅族的寶藏,放在今日又該價值幾何?

恐怕光憑刻著字的那塊大石頭,便足以讓人得享“翡翠王”的名頭,傲視整個翡翠收藏界了。

毫無疑問,聽完了這番話,洪衍武必然更為驚上加驚,心中激蕩。

與此同時,他也是感到了繼承這筆財富需承擔的莫大壓力。

於是馬上就反口,想要推卻。

說這些東西實在太貴重,遠不是區區二百萬能相比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