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半畝山池(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5555 字 2024-04-17

作為出身貧寒、來京城打工的三個姑娘。

無論對洪家的小洋樓如何讚賞、驚歎、傾倒,其實都是很正常的事兒。

可反過來,要是有那麼一處翻修過後的宅院。

能讓自小生在這裡長在這裡,極富文化素養的世家公子由衷稱讚,那才是真正的了不得。

12月17日,在京城政府發布《京城“門前三包”責任製管理辦法》的這一天。

完顏允泰接到了洪衍武的電話,意外得知了一個喜訊。

那就是有“半畝園”之稱的完顏家。

其中的住宅部分,竟然已經修繕的差不多了。

雖然洪衍武還聲稱有關一些細節和花園子部分仍存有不少難題。

後麵施工的困難遠比當初預想的要大,為此工期不得不做大幅延遲。

而且還需要允泰來京與王蘊琳、單先生進行詳談,為後續施工商議個共同的意見才行。

但對此,允泰仍舊是非常興奮。

要知道,他和妹妹王蘊琳是攜手在這座有花園亭榭的大宅子中長大的。

這那裡生活的每一秒鐘,他們兄妹都充滿了快樂與幸福。

他忘不了他們兄妹幼年時,是如何在父母慈祥的注視下,共同用小金錠與整塊翡翠琢成的小壺擺家家酒的。

他也不了自己養過的那些美麗的家鴿,每天按著固定的時間,象一片流動的霞似的在青天上飛舞。

他也忘不了妹妹獨坐在池塘邊,用點心渣子把池塘裡的金魚全都引來後,被濺起的水花驚得叫聲連連的有趣樣子。

由於母親擅持家、嚴管教,他們不用像其他的沒落貴族,麵對老米與銀錠斷絕的淒涼。

哪怕是父親去世之後,他們兄妹的生活也一直無憂無慮。

他們吃,喝,玩,笑,過得比真正的皇親貴胄、達官顯貴都要舒適。

並一起把那些生活的消遣變成了生活的藝術,變成了永遠難忘的美好記憶。

他自己愛唱二簧,拉胡琴,下棋,釀酒,燒瓷,摜跤,架鷹,訓狗,跑馬。

妹妹則擅唱青衣,吹洞簫,繪畫,寫詩,製香,養魚,養鳥,種花,鬥蟋蟀。

如果不是日本人來了強占了京城,如果不是他們必須背井離鄉躲避戰亂。

想來哪怕至今,他們兄妹或許照舊整天整年消磨在生活的情趣中,與亭台閣榭與金魚白鴿為伴。

或許他們的母親也仍舊在世,可以親眼目睹完顏家的下一代,下下一代,是如何在老宅之中漸漸長成……

家……

彆看簡單的一個字,卻容納了太多的歡樂和辛酸,太多的浮躁和沉重。

這座上百年的庭院,對完顏家的後代,已經形成了一種難舍難忘的心理牽絆。

這種牽絆正是一個人的靈魂和命脈,包容了大部分對生命、對人生的理解和滋味。

但恰恰是因為這個地方如此的重要,因為往日的半畝園太過光彩奪目。

幾年前,聽到洪衍武幫忙把這座宅院收了回來時。

允泰高興是高興,卻始終沒用勇氣去看一看那座宅院,隻全全托付洪衍武照管。

因為他怕親眼目睹這座看著自己長大的宅院,變得長滿荒草,遍布刺蝟長蟲的樣子。

他怕麵對完顏家幾代人傾注了心血地方,變得滿目瘡痍,荒蕪頹敗,卻束手無策的無奈與遺憾。

他更怕感受到愧對亡故的父母的內疚,怕那肝腸寸斷,揪心扯肺的刺痛……

但現在好了,住宅既已修好,便已經是完成了一半了。

如此時再看,便不至於太神傷難過。

而且對洪衍武這個外甥的本事,他也信得過。

想來,雖不會朱漆綠廊,鳥鳴花紅,恢複舊日如同宮殿一般的勝景。

但洪家的院落就在那擺著呢,隻要還是那個水平,就不會太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