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竿見影開始用功了,打算期中考試爭取要弄它二百張券兒。
總之,管孩子其實跟馴獸一個道理,蘿卜加大棒就沒有不靈的。
洪衍武就是靠這一手,把自家的孩子全調教成順毛驢了。
無論是洪鈞、洪鎰還是水曉影,都在儘自己的努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至於最後,咱們還得再說說羊肉串這件事。
彆看是(唯足)同胞把這道異域美食帶到了京城。
用打著嘟嚕的叫賣聲,使之四處開花,以勢不可擋之勢火遍京城的。
可說實話,這輩子,對於洪衍武自己弄出來的“滿蒙燒烤”來說。
這些“正宗”的烤肉串,不但形成不了有效的衝擊,甚至都沒法與之交鋒,避讓不及。
因為說實話,差距太大了,壓根就不是一個級彆的對手。
首先,洪衍武在東華門夜市上占據了先發優勢。
自打東華門夜市開張起,就憑著獨特、使人上癮的口味,憑著麾下的兄弟們紛紛來捧場。
那在整條小吃街裡,他很快就變得赫赫有名,從眾多老字號小吃中脫穎而出。
甚至京城晚報還把他的烤肉當成了社會新聞。
找個什麼曆史專家,尋本溯源的求證,替他專門免費吹過一回呢。
於是眼瞅著自己的買賣火了,心知品牌重要性的洪衍武,為了保住這筆得來全不費工夫的無形資產。
趕緊通過宋國甫用自己父親的名字注冊了正式商標,正式掛出了“洪記滿蒙烤肉”的招牌。
而且為增加曆史的厚重感,他掛著的招牌故意弄得就跟故宮的匾額似的。
除了漢字,旁邊還加上了滿蒙文字為輔。
這瞅著,自然就更像那麼回事了。
要知道,京城人買東西可認地兒啊。
洪衍武的“滿蒙烤肉”就這麼經營著,慢慢的,已經成了眾多人心裡的唯一。
外人來了就想戧行,門兒也沒有啊。
隻要價錢沒多大差彆,眾多回頭客肯定還是吃洪衍武的。
更何況東華門要執照,沒合法經營手續的也根本待不住。
所以這塊兒地界兒的買賣一點影響也沒有,穩若磐石。
其次,洪衍武還懂得經營和改良呢。
打一在街頭發現了正宗烤羊肉的蹤跡,為了保住地盤、占據先手。
他就在“北極熊餐廳”和“洪記大酒缸”也增添了“烤串兒”的項目。
而他競爭取勝主要靠這幾手。
一是縮小肉塊兒,把大串兒變小串兒降低價格。
二就是實行優惠,買三串送一串兒。
三就是搞多元化經營,不光賣羊肉串。
他還增加了烤小腰兒、烤雞脆骨、烤饅頭片、烤大蒜、烤韭菜、烤土豆。
要知道,當時(唯足)同胞初到京城,他們定的烤肉串價格是三毛一串。
儘管美味就是美味,孜然和羊肉絕妙的味覺搭配特彆容易讓人上癮。
可因為當時一斤羊肉是整一塊錢,一串羊肉串也就一兩肉,幾口就沒了。
這價碼兒也算貴得要命,舍得買這個吃的人並不多。
說白了吧,人多的話,還不如來盤蔥爆羊肉解饞呢。
要是自己喝呢,買一包三毛錢的花生仁能有半斤。
所以大人為了省錢,基本不會吃這個。
隻有受家長溺愛的孩子,或是偷家裡錢來一逞口腹之欲的孩子,才是街頭烤串兒的主要消費者。
那麼也完全可以由此引申出一個有意思的結論。
就是京城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們,吃辣的本事就是從這兒練就的。
因為當時京城大人都不能吃辣,就彆說孩子了。
不能吃辣又非要吃辣,為什麼啊?
還不就是為了買上一串可以吃的慢一些,讓幸福延續的時間長一些嘛。
以免像八戒吃人參果一樣,控製不住欲望,剛拿到手裡,幾口就狂吞下肚。
而洪衍武的幾條手段,恰恰就是從價格出發,讓羊肉串降到兩毛,顯得沒有那麼貴。
同時還用後世一樣熱銷的品種提供了豐富的選擇。
有錢您能吃肉串、小腰兒、脆骨,沒錢也可以用素的和蔬菜解饞呢。
彆忘了,他增加的品種,那可都是燒烤大發展的情況下,已經由無數人證明了好吃度和熱衷度的。
於是這麼一來,他經營的品種口味價格都達到了另一種層次。
完全可以作為下酒菜存在。
他也就完全就擺脫了人們消費能力的桎梏,甚至突破了消費群體的限製。
達到了老少皆宜,豐儉由人。
那旁人的買賣哪兒還有可能是他的個兒啊?
誰碰上他都是一觸即潰。
所以全京城,隻有三個地方是完全見不著(唯足)烤肉攤兒的。
那就是東華門夜市,福儒裡和安樂林路。
這要想一想,李鬼居然碾壓了李逵,也真能算是讓他得意的人生小成就了。
不過必須得聲明一點,他把著買賣是把著買賣,但絕不是不歡迎人家到京城來啊。
就衝孜然變得好買了,他也得舉手歡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