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不和諧(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6218 字 2024-04-17

與身處噩夢起始之中,卻猶然不覺。

正為日元購買力大增,舉國歡騰的日本人完全不同。

進入十月,真正處於經濟騰飛前夕,已經開始向一個現代化都市徹底轉變的京城,卻處處充斥著不和諧。

像本月,在大北窯已經蓋起十層的“北極熊大廈”旁邊。

那占地更為龐大,即將成為京城地標的“國際貿易中心”建築群已經破土動工。

於此同時,為京城主辦“第十一屆年亞運會”的各種配套工程也紛紛開始上馬,北四環的路段率先開工。

但無論是在未來注定成為京城東區商業、生活和夜生活的中心地帶。

還是今後為百姓提供了偌大方便的馬路。

此時卻統統沒有獲得老百姓由衷的讚譽。

反倒因為大興土木導致的暴土壤煙、路況顛簸,讓往來的行人和騎車人咒罵不迭。

郭大亨和城建負責人是沒聽到啊。

否則他們一定會為此,感到愧對自己八輩兒祖宗的。

同樣的,老話講,民以食為天。

但恰恰就是這一年,京城的餐飲業,整體上呈現出一個不好的趨勢。

物價不但更貴了,而且菜肴品質還出現了較大的滑坡。

為什麼會如此?

除了通貨膨脹把餐飲業的經營成本提高之外。

那就是經驗豐富的老廚師,年齡不饒人,逐漸退下來了。

要知道,老師傅們的徒弟幾乎都是建國以後收的。

這和過去舊社會,當師傅的動輒能打,生死不論。

徒弟為學藝,得給師傅當牛做馬,當親爹一樣奉養的師徒關係怎能一樣?

確實是變得文明了、平等了、人道了。

可話說回來,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啊。

師傅懶得教,徒弟懶得學,逐漸成了勤行裡的通病。

大家無非都是一起掙公家的錢混口飯吃罷了,誰也犯不上跟誰較勁。

那這幫接班人的本事還能強到哪兒去?

“老鼠下崽兒,一窩不如一窩”就成了必然。

這幫徒弟,彆看也是好幾十年炒勺耍下來,卻未必及得上他們師傅五六成的本事。

而這樣的差距肯定是騙不了舌頭的。

花大價錢吃次東西,那花錢吃飯的人還能樂意啊?

於是乎,京城老字號飯莊,便自此開始了名聲衰敗的過程。

幾乎壟斷京城餐飲業的長達三百餘年的傳統魯菜飯莊走上了下坡路。

這也就給了私營餐館和異地美食的後來者居上提供了可能。

此外還有呢,偏消極的娛樂形勢也開始在社會上泛濫。

除了各個公園裡的遊樂場附近出現了用“水管兄弟”、“大蜜蜂”、“打老鷹”、“青蛙過河”,這些虛擬遊戲勾搭孩子,以兩毛一個幣的“小刀兒”割家長肉的電子遊藝廳。

隻需一台電視、一台錄像機、一個場地就能開張,以開槍似炒豆兒,練劍如神仙的港台片來吸引青少年的錄像廳,也於突然之間遍布街頭。

甚至不乏有人為了牟利,改變原有的一部片子,偷偷改放精彩刺激的“*****”。

同時,各種非主流的、否定人們習以為常的高大全英雄形象小報和書籍,也開始出現在書報攤兒上。

比如《野人的x生活》、《特大搶劫案》、《震驚世界的奇聞》等等。

當然,不同於這一年同樣因敏感內容而熱賣的張賢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這樣的書刊絲毫也不具有半點文學意義。

純粹是以杜撰的搶劫、凶殺、婚變等內容來挑動人們的獵奇心理。

說是低級下流、庸俗不堪,並不為過。

所以這一時期,群眾意見很大,老百姓對這些新生事物都很抵觸,生怕把自己的孩子給帶壞了。

於是治理文化傳播途徑種種違規、違法行為再次成為工商部門的工作重點。

宋國甫便又成了讓遊戲廳、錄像廳、書攤兒老板戰戰兢兢的瘟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