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不適應(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7907 字 2024-04-17

洪鎰的下場相當悲慘。

因為在這個年代,對於學習吃力的問題。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通常隻有一種極為殘忍的解決辦法。

那就是“勤能補拙”,又或是“笨鳥先飛”。

於是他受到了“慘無人道”的對待,每天放學先要去找顧淩燁補課。

然後回家吃飯,飯後寫作業。

寫完作業得等父母檢查,糾正。

最後過關之後,才算是真正完成這一天的任務。

這樣一來可算完嘍。

洪鎰幾乎徹底喪失了全部的課餘時間。

彆說玩兒了,連每天看晚六點的《動畫世界》都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

於是日子過得沒滋沒味,學習的心情更是全無啊。

對於學業,他甚至都可以稱得上是痛恨了。

這樣一來還能有好啊?

最後也隻能造就出“快鞭打牛牛不走,人看牛哭更發愁”的結果來。

而這事兒當然也不單孩子痛苦,當爹媽的也累也愁。

可他們錯就錯在沒想過自己是否拔苗助長,竟然懷疑起了兒子的智商。

所以洪衍爭千方百計的,托關係請了一個兒研所的專家來給兒子做智商測試。

結果不查還好,一查他更鬱悶。

因為洪鎰的智商一點沒事兒。

倒是作為參考數據,專家順手給水曉影一查,查出了一個分數一百六的“天才兒童”來。

而反過來,專家對洪鎰身上的症結得出的結論是什麼啊?

居然說這孩子太乖,太老實了,不好。

說他就是不愛運動,也不淘氣,老愛屋裡待著看小人書,才導致大腦刺激不充分。

建議今後一定讓孩子多在不同的環境下運動,尋找多種多樣的刺激,才是對腦力開發的真正幫助。

最可氣的就是舉的一個的例子。

這位專家居然說小孩吃麵條,比看書還對大腦有益。

給出的解釋是因為看書隻用眼睛和大腦,而吃餛飩還用到了手。

天哪豈有這樣狗屁不通的道理?

淘的孩子居然比乖的更聰明?

難道像國家的未來都得讓他們家老三這樣的人肩負不成?

他是有點小聰明,可能乾大事的還得是老二、小茹、水清這樣品學兼優的人。

吃麵條都長智商?也太荒唐了。

那拉屎是不是也比看書還有益大腦啊?

那可是全身性的運動。

於是乎,洪衍爭就對這位專家的能力起了本質上的懷疑。

但偏偏洪鎰還因此得著理了,他咬死了專家的話,不許父母再拿他跟水曉影這樣的天才比了。

而洪衍武更故意顯擺似的,哪怕知道水曉影智商超常,居然隻是置之一笑,根本不當回事。

更不肯聽專家的建議給水曉影開小灶,讓孩子跳級。

這真應了那句話了,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啊。

眼瞅著兒子找著了自暴自棄的理由,要看電視,要玩兒。

洪衍爭也不知是該去羨慕人家的孩子,還是該恨兒子的不爭氣,內心充滿了悲涼。

哎,幸好是倆兒子,還有個考上了重點中學的洪鈞算是爭氣的。

確實,洪鈞在學業上是挺讓他的爸媽驕傲的。

小升初的考試,他居然考了滿分。

毫無意外的考進了玄武區範圍裡最好的中學——“時達附中”。

而假如他高中還能照樣留在這裡繼續念書的話。

那麼到時候就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跨入大學校門了。

隻是洪衍爭絲毫也不知道,其實這樣的機會洪鈞本人一點也不稀罕。

甚至他本人正在後悔呢。

後悔自己實在不該為了貪圖賺取三叔開出的一千塊獎金。

考進了這個幾乎每個家長都挖空心思想把孩子送進來的市重點。

因為首先最讓洪鈞彆扭的是孤單。

這裡是精英的聚集地,半步橋小學三個班的畢業生,連他在內隻有兩個人考上這兒的。

那個人還是個他不認識的女生。

而學習成績一直與他不相上下的丁玲,卻因一分之差,去了排名稍差一點的“十五中”。

所以他在這兒連一個認識的朋友也沒有,十分懷念小學裡的那些同學們。

其次呢,是這兒的課程非常緊張。

名校嘛,哪兒能和普通學校的學習標準一個樣。

早上七點十分上早自習,晚上加課到五點半才正式放學,回家還有一大堆作業。

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做不完的習題和卷子。

而且人人都是尖子生,無論洪鈞怎麼努力,成績再也不可能名列前茅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