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明知故犯(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4767 字 2024-04-17

有意思的是,岸邊的兩個大人的相處方式,其實也和水裡的孩子們差不多。

洪衍武本來也想下水,可洪衍亢死活不許,好說歹說,才硬逼著他一起找了個大樹蔭涼坐下。

結果沒想到還沒開口問呢,洪衍武就先來了一句。

“大哥,您這午覺,是因為我才沒睡好吧?把我叫過來,大約是想跟我談談那山莊酒店的事兒?”

洪衍亢登時給氣笑了。

“好小子,你還知道啊?合著老半天,你這故意抻著我呢。行,咱也彆兜圈子了。你要不跟我把這中間的過節說明白了,你可留神。我明兒沒準兒就回香港去,把你給晾這兒……”

“彆彆彆,衍亢大哥。您要真走了,彆的不說,家裡就得給我數落死。嗨,跟您開個玩笑唄,咱哥兒倆還過不了這個?”

洪衍武擠眉弄眼的胡擼了一通,又賠罪似的給洪衍亢點了一根煙。

就這樣,在草窠裡蟲子的吟唱中,他開始把自己真正的想法端了出來,和堂兄做坦誠的交流。

“衍亢大哥,您也回來這麼久了,能告訴我您對京城商業環境最大感受嗎?”

“感受嘛……”

洪衍亢想了一下說,“有活力,真的,到處都在蓋樓、修路,人也多了。不管是海外人士還是本地人,都比當年的北平多。而且年輕人的思想很新潮,對先進事物的接受程度是我沒想到。同時由於內地的經濟基礎很薄,政府發展經濟的決心很大,各行各業的需求都很旺盛……”

“那既然這麼好,讓您在這兒投資,大筆投資,您願意嗎?”

眼見洪衍亢卡殼了,洪衍武不免笑了。

“瞧瞧,您彆光說好的啊,也說說不好的。您的顧慮是什麼。”

“不好的?”

洪衍亢苦笑了一下,想了一下,對堂弟也不用隱瞞,也就直言不諱了。

“不好的就是政府限製太多,法製不健全,商業精神和服務環境也太差。偏偏他們的胃口倒滿大的,總想一口氣吃個胖子……”

“對嘍。您算說到點兒上了。這就是我想跟您探討的問題,內地商業的特色。”

洪衍武再次插口。

“衍亢大哥,您彆瞧我一直待在京城,可外頭的事兒我知道不少。就拿香港來說吧,奉行是完全的市場經濟,自由貿易。做買賣就是做買賣,一切按合同說話。官兒不官兒的,其實無所謂,也卡不了商人脖子。甚至就不應該在酒席上談買賣,才好維持客觀的判讀,和冷靜的頭腦。”

“可內地不行。說實話,彆看現在大陸口口聲聲發展經濟,解放思想,可這不是一朝就能做到位的事兒。內地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製的,養成了僵化的經濟運行習慣和方式。經濟方麵的法律也不完善,還有待建設。所以很長時間內,恐怕做買賣的唯一規矩,還是靠權力說話。上麵有人點頭,你才能乾。不點頭,你就不能乾。”

“而光有上頭的政策也不行。基層的權力部門,官僚習氣其實很重,普遍存在著拿雞毛當令箭的毛病。這就更讓辦事效率低下,難上加難。往往經過層層審批,忍受諸多難為,才可能會辦成一些事。要想加快速度,就免不了要付出許多額外的精力和金錢,靠送禮、托人情擺平各路關係。那麼請客吃飯的酒桌上,也就成了談事的最佳場所。”

“但這些還不算什麼,想在內地發展的海外商人,其實最怕的就是當地政府不懂經濟,隻重政績影響,亂搞項目開發。卻讓商人來拿真金白銀買單。這事兒誰碰上誰都得頭疼。”

“其實投資山莊酒店這件事就屬於這樣的典型例子。明顯林書記作為這一方‘土地爺’,就是為了他的政治前途考慮,想要搭上咱們,好完成上麵布置下來的吸引外資蓋大酒店的政治任務。”

“可實際上呢,這買賣虧損幾乎是可以預見的。“石花洞”因為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即使開放之後,很長的時間,能吸引來的遊客也是有限的。而即使解決了遊客來源問題,鑒於內地目前落後的經濟水平,如果建造這麼高標準的山莊酒店,恐怕也沒有多少顧客光臨。”

“不瞞你說,其實見到林書記前,兆慶就已經告訴我一件事。他說頭段時間這裡來了一個日本商團來考察,對開發景區的二期項目本來挺感興趣,可都快談成了,最後就是因為林書記非要他們蓋酒店,人家不乾了。弄得林書記老大不高興。毫無疑問,小鬼子也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不肯把錢往坑裡扔……”

聽他這麼說,洪衍亢當然更奇怪了,也忍不住插了口。

“哎,你這不是挺明白的嗎?壞處你明明都知道,那你還答應?而且光答應還不算,你乾嘛還給加碼了?本來一千萬的事兒,你非要花兩千萬?你就為了哄林書記高興啊?這是什麼道理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