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告彆了鼠年,迎來牛年。
誰也沒想到牛年起始,就發生了一件振奮人心的大牛事兒。
敢情1985年2月20日,就在春節大年初一這天。
我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建成。
地點就在南極洲上的喬治島。
從此,我國終於有了可以常年在南極內陸進行觀測的科考站。
成了有能力長期抗拒嚴寒,對這片不毛之地進行觀測的三十二個成員國之一。
這不但標誌著我國南極科學考察進入一個新階段。
向世界展示了我們綜合國力在近年取得的進步。
也填補了我國科學事業上的一項空白,為我國將來對南極進行係統的考察奠定了基礎。
為此,國務院專門發去賀電。
而此消息一經公布,民間也是反響熱烈,舉國歡騰。
可以說是在一定程度上,讓這個春節的喜氣更足了。
也由此分散了全國人民的注意力,間接的讓大夥兒對春晚的怒氣和失望減少了不少。
甚至節後都托了國運方興的福了。
借這個好兆頭的勢,洪衍武身邊許多人的事業,竟然都跨上了一個新台階。
先說公家的。
首先經過了一個春節,事實證明了,“北極熊”和“義利”合作的“糖果”項目已然大獲成功。
開始的保守試產,“石子糖”和“冰棍糖”每樣僅有五百斤的日產量,完全不夠“北極熊”那幾個商店賣的。
直至又緊急加了一條生產線,外帶加班連夜奮戰,把日產量提高到了每樣一千餘斤。
這才將將能有了點富裕,可以勻出一些供給百貨大樓賣了。
可即使如此,也是一到貨就沒。
因為大人小孩都覺得這樣的糖果新鮮、有趣,也對“北極熊”和“義利”的牌子認可,都願意搶著買回去圖個新鮮。
反正就這倆月工夫吧,總共銷出去足足十萬餘斤糖果。
無論是“北極熊第一服務公司”還是“義利”都從中各自賺了三四萬塊的利潤。
甚至直至年後開門,過了“糖果”旺季,這一千斤的日產量也仍舊供不應求。
因為可彆忘了,還有二商局副食店的銷售係統來填補各店銷量下滑部分呢。
這麼看的話,顯然市場潛力還大著呢。
放眼全年的話,如果“義利”在完成指定性糖果生產任務之後,可以放開手腳,全力生產。
以現有全城商業係統,銷掉百萬斤以上的糖果,還真是一件不難實現的事兒。
其實就連“第一服務公司”自己,都沒想到價值三十萬的糖果訂單,眼瞅著居然就要完成了。
這不,又為後半年追加了五十萬訂單呢。
於是,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合作基礎,這樣合作成績。
水清毫無爭議的成為了被輕工局內定的全市勞模。
2 月 28日,京城1984年勞動模範和模範集體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被委派去參加大會的水清,憑著實打實的經營業績和工作成績,在榮譽上收獲了大滿貫。
不但本人入選了中特等勞動模範,她帶領的“北極熊第一服務公司”也獲得模範集體稱號。
這等於已經在實質上,能和“大碗茶商貿集團”平起平坐了。
她甚至還在現場代表整個輕工業係統的勞模講了話,上了報紙上了電視,可謂一時風頭無兩啊。
其次,與之相似,朱震凡和段剛也算踩上了點兒,好好冒了一泡兒。
敢情正因為他們經營的商店應時而生,提供了大眾急需的商品和服務。
又開創了這麼適應時代特性和需要的快餐模式,真的做到了方便旅客,有口皆碑。
連“京城火車站”都跟著沾了光,竟然在年後被上麵命名為“文明車站”,受到了鐵道部褒獎。
於是車站領導心懷大暢,乾脆就又在站裡擠出了三十平米的地方給他們設櫃台和桌椅板凳,專門經營“熊師傅”方便麵。
而於此同時,報紙上又刊文,說京城市委打算把重要商業街道兩側的圍牆、空地和不對外開放的建築,都充分利用來興辦第三產業。
這樣一來,朱震凡和段剛一合計,倆人乾脆就打算大乾一場。
他們很快跟服務公司打了報告,要求截留兩個月利潤,以進行泡麵業務的發展和擴張。
他們打算招工二十人,去西單、東單、王府井和大柵欄這樣的鬨市,再開四家專營泡麵的小店。
而且願意立軍令狀,來承擔投資失誤的責任。
這分明就是已經無師自通。要走品牌連鎖的路子了。
有這麼能乾的手下,洪衍武和水清能不高興嗎?
不但馬上批準,也正好有了理由,來恢複朱震凡的經理待遇,光明正大的繼續提拔他們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