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鬨氣兒(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8036 字 2024-04-17

楊廠長罵的沒錯,洪衍武確實是功利主義思維。

這小子在思考任何事情的時候,出於本能,往往第一念頭就是,“這件事如何能使最終的結果效益最大化”。

可這有錯嗎?

俗話講,“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

過日子如此,經商更得如此。

特彆是對百貨零售這樣的微利行業來說,經營者錙銖必較的能力尤為重要。

因為隨著社會經濟和金融業持續發展,競爭對手會出現,貨物種類也越來越多,房屋和人工成本更會不斷抬升。

一家商店能否做到有效的開源節流,維持良性的坪效和現金流,基本就等同於這個店鋪的生命線。

所以說,洪衍武能算計,那完全是商業經營上的迫切需要。

“功利”這個詞看似有點貶義,可這麼乾,絕對是對企業有利的。

彆看洪衍武的父親洪祿承為此教訓過他。

但那主要是煩他翹尾巴的得意,也怕他本末倒置,忘了經商的根本。

真要是沒有這些考慮,老爺子對他這本事也是要讚一讚的。

當然,這件事也就更談不上什麼“有奶就是娘”了。

因為話說回來了,商店賺了錢,洪衍武他又不往自己兜裡裝。

他為誰啊?還不是為了服務公司好,職工們好嘛。

對這一點,其實楊廠長自己也明白。

打心裡說,他對找著洪衍武這塊寶還感到挺慶幸的。

因為廠子什麼人才都不缺,還就缺一個像洪衍武這樣,乾什麼都有辦法,辦實事從不發愁主兒。

真就像他說的是的,洪衍武成了他的“夏伯陽”了,一上陣就贏啊。

搞業務方麵,從來給他的都是驚喜,還從沒讓他失望過。

可反過來楊廠長也怕啊。

洪衍武這樣的人,工作裡的主觀能動性太強了也不是好事。

這小子真要無所畏懼了,由著性兒來,那捅出簍子來就是大事兒。

何況楊廠長畢竟是個國企領導。

哪怕是改革派,可從思想意識上仍舊擁有一些政客的特點。

不免有論資排輩,年輕人得壓壓才能用的想法。

下意識地,也仍舊遵循著意識形態大於經濟效益的規律行事。

價值標準很難一下扭轉到徹底的任人唯才,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

因此洪衍武這次駁了他,他還是有些生氣的。

氣洪衍武對他無理,不夠尊敬,態度有點太隨便了。

更惱洪衍武不顧大局,無知透頂,分不清孰輕孰重。

他的目的是以點帶麵,把服務公司當成功樣板兒推出來,來獲得社會普遍的認可,好借此推動全廠的改革進程。

可洪衍武居然敢抗命,還敢說這不是什麼好事。

這……這是可忍孰不可忍,哪兒能不敲打敲打啊?

就這麼著,楊廠長鬨起小心眼兒了。

5月6日下午,等方便麵廠的事兒忙到了一站,能緩口氣了。

他就打電話把水清和洪衍武一起叫到辦公室來了。

不為彆的,楊廠長打算拿出煞費苦心挑商店的幾項毛病。

先借此訓訓洪衍武,讓這小子老實老實。

然後再當這小子的麵兒,把推水清當典型的事兒定下來。

他是吃定了水清不可能反對的。

覺得要是當事人都同意了,洪衍武還能廢什麼話啊?

正好好好氣氣這小子。

可沒想到的是,打算是挺好。可計劃趕不上變化,他的盤算居然流產了。

敢情他挑的幾條毛病,洪衍武全有說辭,反倒把他給說服了。

第一個是店內設置意見本兒的事兒。

這是當時服務業普遍的做法,以便店方監督職工服務態度。

記得曾有店家曾在玻璃門上曾貼出過“本店絕不打罵顧客!”,可以想象出當時的服務態度的糟糕狀況。

可洪衍武卻對此事搖腦袋。

說掛個本子和一根筆,那是走形式沒實際意義。

他自己的辦法是和經濟掛鉤。

如果有店員和顧客產生矛盾,會有人記錄在案,月底直接就扣獎金了。

至於怎麼能更好的了解顧客需求。

水清有更好的辦法,就是她每天都要到店堂裡跟五個顧客聊天。

正是因此,她很快就發現了免費開水不應該設置在店門口,而是應該擺放在馬路對麵。

因為那裡每天是附近老人們聚堆兒,曬太陽聊天的地方。

店這邊背陰,老人們不愛來。

於是她很快做了合理的調整。

現在每天上午,免費開水都挪到馬路對麵擺放。

還包上了一層棉套保溫,防著燙人。

這件事,已經在附近形成了較好的口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