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開張(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11043 字 2024-04-16

這在成本上就差著檔次呢。

以當時的具體價格來算一算成本。

九毛錢一斤砂糖,九毛八一斤冰糖,優質山裡紅三毛七一斤。

真做出來的東西,洪衍武他們的“山裡紅”一串兒成本就差不多一毛四五。

老百姓卻可以降低到八九分錢。

而這種成本的差距,不是憑空造成的,必然體現在了質量上。

老百姓缺乏好的原材料,又為了賣個便宜。

那做出來的還談得上什麼檔次啊,什麼講究啊。

隻要是糖葫蘆的樣兒,有人買就得啦。

洪衍武他們的玩意那可不一樣。

那果兒大、飽滿、鮮亮、糖薄、晶瑩剔透、流光溢彩。

味兒地道不地道都甭嘗,就憑這賣相,光看著就那麼誘人,已經夠引人垂涎的了。

老話講,貨賣一張皮啊,這是萬古不變的道理。

人不但以貌取人,也愛以貌取物,東西越好看越容易獲得顧客好感。

而最後,基於這個道理,洪衍武還深層次的挖掘了一下細節,做了全方位的包裝呢。

他總共有三招。

一,是統一著裝。

洪衍武帶人出來,這著裝都是從行政科倉庫,剛領來的食品操作車間工作服。

白上衣、白帽子全是新的。

這穿在身上,戴在頭上,儘管外麵的棉衣不是一個樣。

可憑敞開的衣襟,露出裡麵的白色,和頭上的帽子,就已經能表明身份了。

透著的架勢,那就不是野路子。

二,這三輪車,改裝的也夠份兒。

鑲嵌著玻璃的白色木框子被擦得是乾乾淨淨,亮亮堂堂。

而且成功保證了存放食品空間的密封性。

拿東西得從後麵得開玻璃門,避免了風沙侵擾。

這還不算,上麵還有字兒呢。

三輪車正麵大玻璃上方,最上麵是一個北極熊廠標,右邊是“國營——冰糖葫蘆”六個字。

下方則是陳力泉為糖葫蘆翻譯的英文,“sugar-coated haws on a stick”。

然後左右兩側呢,還按洪衍武的意思貼上了中文譯音,“bing tang hu lu”。

這全都是用的白色美術字。

不但讓國人看著覺得洋氣,也讓外國人一眼就能明白這賣的是什麼。

至於擔心白色是不是不夠醒目,那真沒必要。

因為白色字在複雜的環境裡,其實挺突出的。

而且與白色的木框,白色的衣服,清澈的玻璃配合起來。

不但能增添潔淨感,也更能把車裡的紅色糖葫蘆襯托的更搶眼。

反過來,要真是跟大多數人一樣用紅色的字,不但俗,而且暗。

與車裡的糖葫蘆更會顏色混淆,反而不易分辨。

三,是車裡的細節,同樣做到了位。

可供出售的糖葫蘆,全都放在白色搪瓷的大方盤裡。

一共五個盤子,三盤子普通品種,兩種花色各一盤。

賣主的右手邊呢,洪衍武還特意安置了一個三十串糖葫蘆的插板。

三個品種分插了三列,且每種上麵,都懸掛了個價錢的牌子。

“0.30 yuan”、“0.40yuan”、“0.50yuan”。

不用問,這也是為了方便外國人做選擇的。

最後就是插板兒的後麵,還有取貨用的托盤、夾子、水碗兒以及牛皮紙袋了。

這也是當年,國人最容易忽視的地方。

要知道,用手直接觸碰食品是大忌諱。可我們的國人卻往往容易遺忘這一點。

講究點的,還知道要弄張草紙墊在手裡去取商品,不講究的就直取了。

而對糖葫蘆這種東西,偏偏捏草紙又容易沾在上麵。

所以洪衍武特彆在這方麵,做了硬性規定和流程。

要求取糖葫蘆必須用夾子夾,然後放在街道工廠定做的這些簡易的牛皮紙袋裡。

然後夾子要過水,再放在托盤裡。

這樣,既讓顧客看著放心,心裡舒坦,也方便了顧客攜帶這種食品。

想想吧,這麼著從裡到外的規劃了一番。

那讓人看著什麼感覺?

雖然還比不上什麼國際連鎖的標準,可在這時的共和國也已經夠專業、夠衛生、夠鶴立雞群的了。

所以彆說外國人了,國人都愛往這邊湊。

而後等買完了再一嘗,更完!

在零下的室外氣溫中,冰糖葫蘆裹著的糖漿幾乎都凍成了冰棱的模樣。

讓人簡直分辨不清咬下來的的究竟是冰抑或是糖。

恰恰在口舌感到一涼的時候,那冰糖包裹的新鮮山楂透人肺腑的酸味,又會給人一個強烈的刺激。

任何人便再無法拒絕,此物揭示的五味俱全的謎底……

就這樣,那是挨個讚啊。

無論男女老幼,隻要咬過一口,臉上都會泛起和煦的笑容。

有一對南方夫婦,倆人本來買了一串都走了。

可沒五分鐘又回來了,說嘗過之後太好吃了,又特意回來買了幾串帶走。

老外更誇張,一個懂點漢語的蘇聯老毛子,在這兒嘗了一串,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竟然一氣兒吃了七串兒,三個品種都嘗遍了才算住口。

臨走時還帶了三串走呢,說要帶給“日娜”(俄語,老婆)嘗嘗。

這樣的好評,這樣反應,自然也讓賣的人麵上有光啊。

於是逐漸的,洪衍武帶來的幾個小夥子就逐漸放開了。

他們也不發怵了,竟變得主動了,愛張羅了。

所以說,貨好也能帶給人榮譽感,這同樣是一種動力。

總之,開張第一天,洪衍武他們的冰糖葫蘆——這種最原始也最傳統的糖果。

就作為京城冬季裡最鮮活的一份詩意,作為具有真正審美意義上的京城特色小吃。

一炮打響,征服了眾多外地同胞和國際友人的心。

這跳動在寒風凜冽世界裡的一串串火紅,它不但滿足了人們眼福。

讓人寧可凍著手,也要充滿陶醉感的,拿著來招搖過市。

甚至讓人產生了看上一眼都是福氣的念頭,成了引發高回頭率的利器。

但更讓人回味無窮的,還是它帶給人們的口福。

那一份絕妙到難以想象的嫩脆,冰糖包裹的新鮮果味,和透人肺腑的酸甜口感。

統統都叫嘗過的人無法拒絕,無法忘記。

不用問,隻要今天買了這些冰糖葫蘆的人。

無論他們是哪個國家,哪個地方的人。

今後在對京城回憶時,他們一定會記住這種深刻的體驗,記住這種小吃裡透出的濃濃京味兒。,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